本报讯(记者 李富生)近年来,海东市委始终把网络环境治理作为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自觉,创新治理理念,完善治理体系,加大治理力度,营造清朗网络环境空间,为维护国家安全、“五个新海东”建设提供坚强的网上舆论支持和网络安全保障。
市委切实加强党对网信工作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网络意识形态正确方向导向,常委会先后4次专题研究部署,听取工作汇报,解决相关问题。及时成立市委宣传思想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网络意识形态和网络安全工作。专门设立市网络舆情信息中心、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做到网信工作有人管、有人干、有人办。建设互联网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实现互联网与网安专网数据物理隔离,切实让网络违法行为“无所遁形”。建设网络舆情监测平台,24小时全天候收集研判负面网络舆情及错误偏激言论,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解决。积极打造“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客户端、微博微信”等传播资源一体化运作平台,建设融媒体中心4个,让党的好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
为净化网络空间,海东多维度、多层次、多渠道发力,依法依规严厉打击违法行为,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向违法违纪行为宣战,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震慑一批”,切实维护了网络政治生态安全,巩固了国家治理根基。着力消除负面舆情,全面降低“网络红人”对网民价值观的影响,先后在抖音、快手等公共媒体平台开通海东日报、海东广播电视台、法治海东官方账号,及时发布在疫情防控、打赢脱贫攻坚、维护道路交通安全等方面暖民心、聚民心、顺民心的视频作品,让“正能量”舆论强音在河湟大地澎湃不息。
紧盯重点,海东把服务和管理作为网络环境治理的关键环节,根据不同群体、不同情况,合理分类,综合施策,做到“网络普及到哪里,服务和管理跟进到哪里”。联合市公安局、安全局、教育局、电信公司等单位,打出“线上+线下”组合拳,通过短信、微信发送《网络安全倡议书》《给家长的一封信》50万余条,走进课堂开展健康用网教育1800余次,教育引导青少年养成良好的网络安全意识和使用习惯。同时,及时做好网情舆情的受理、转办、督办、反馈工作,实行“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工作人员具体办”的网情处置工作机制,全力解决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人民关注度高的问题,做到交必办、办必果、果必复,一大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人民对党和政府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方面,积极开展“打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活动,对1.4万名离退休老年人进行反诈宣传,持续灌输网络安全知识,引导老年人科学用网、安全用网,不被不法分子利用;并从居家生活、社区环境、健康支持、交通出行、公共服务等方面营造老年友好环境,引导老年人走出家门、接触户外,满足社交需求,减少用网时长,促进身心健康。注重发挥宣传工作在党委政府中的“喉舌”作用,举办“民族团结进步月”“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让历史告诉未来”网评舆论引导等活动,让互联网空间成为社会治理的“稳定器”“安全阀”,让网民成为正能量的“传声筒”“扩音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