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3-0028 海东日报社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蔡家堡乡探索撂荒地整治新模式

本报讯(记者 巴迎桂)今年以来,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蔡家堡乡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八大行动”,坚持将撂荒地整治作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头等大事来抓,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跟进抓、包片领导盯紧抓、“两委”干部具体抓、村社网格员狠劲抓的五级联动工作格局,因地制宜探索“七个一批”撂荒地整治新模式,努力实现保耕地、保粮食、保供给。

蔡家堡乡党委政府积极动员各村党支部采取“支部+合作社”“支部+党员”“支部+农户”三种模式,充分发挥党支部书记“领头雁”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利用“三会一课”宣讲土地政策、耕地保护政策,先后有4名村党支部书记和35名党员走出党员活动室,奔赴田间地头,成为种植大户,让支部领航复耕土地5000亩。

同时,该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消除存量、遏制增量”工作部署,层层召开乡、村、社撂荒地整治部署动员会议、种植大户座谈会,通过张贴发放宣传彩页、微信广播宣讲政策、电话督促上门宣讲、发放告知书、签订责任状等方式,深入农户家、田间地头,广泛宣传耕地保护相关政策法规,充分动员群众自觉参与撂荒地整治,共动员群众复种撂荒地达300余亩。

针对蔡家堡乡后湾村、刘李山村、上刘家村等搬迁村居住地距离耕作区较远的实际,通过积极培育引进种粮大户、成立联合种植合作社等方式,引导农户将撂荒地流转给种粮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目前,全乡共培育本土种粮大户69户,引进外乡外县规模性种粮大户3户,流转复耕撂荒地3500余亩。

此外,该乡率先实行农业项目托管措施,针对部分耕地撂荒时间长、杂草多,达不到即可复耕复种条件,动员农户先行对杂草进行清除,再协调农业部门进行土地深翻、深松,目前已完成耕地深翻4100亩,土地深松5000亩。并充分利用村集体经济收益及村级运转经费,每村筹集5000-10000元作为田间道路维修专项资金,组织人力机械维修、拓宽田间道路,打通农机入田的通道,维修田间道路约78公里,覆盖周边耕地约2100亩,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撂荒地复种效率。

与此同时,充分发挥农用物资撬动杠杆作用,建立种植大户撂荒地整治“红黑榜”,对整治工作成效显著的“红榜”,给予一定的农资奖励扶持;对撂荒地整治不力、效果不明显的“黑榜”,在农资扶持方面适当扣减。政府先后出资3万元,购买燕麦种1.76万斤,协调农业部门解决燕麦种1.6万斤,油菜种0.9万斤,有机肥2750吨,农膜23500卷,有力调动了种粮大户和农户复耕复种撂荒地的积极性。积极探索“种植+养殖”相结合的整治模式,扶持7户养殖户流转养殖区附近撂荒地650余亩,改种燕麦、玉米等饲草作物,有效提高了撂荒耕地的利用率。并在各村之间开展“互查”整治情况,“互学”先进做法,“互评”存在问题,共谋解决对策,让“沉睡”的土地充满红色活力和绿色希望。

--> 2022-05-05 1 1 海东日报 content_21681.html 1 蔡家堡乡探索撂荒地整治新模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