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3-0028 海东日报社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把荒山变金山 把金山变青山

讲述人:李连和 海东市乐都区高庙镇 卯寨景区党总支部书记

【编者按】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梦想。展开党的十八大以来十年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海东画卷,每个节点都让人印象深刻,173万海东儿女用汗水浇灌希望,以实干笃定前行,书写下浓墨重彩的海东篇章。非凡十年里,每一个努力生活的海东人,都是最美的奋斗者。今起本报推出“咱老百姓这十年 喜迎二十大”栏目,用一个个普通人的故事和视角,展现河湟大地十年非凡巨变的时光剪影。

我叫李连和,现在是海东市乐都区高庙镇卯寨景区党总支部书记,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村人,也是十年来农村点点滴滴发展的见证人。

“三农”是习近平总书记最牵挂、最关心的事。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去过最多的地方是农村,提到最多的话题是乡村发展,关心最深切的事情是农民的幸福生活……

卯寨,地处乐都区高庙镇后山一条狭长的沟壑内,以前是有名的穷地方,也是生我养我的地方。那个时候的卯寨可谓“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为了生活,我20岁离家,在外漂泊打拼35年,直到2008年回到家乡。

当时看到乡亲们的生活状况依旧清贫、家乡的荒山荒坡仍是一片不毛之地,内心非常感慨、酸楚,加上当过村党支部书记的父亲临终前想要带领乡亲们过上好日子的期望和嘱托,一个要带领父老乡亲脱贫致富的念头在我的心里产生,这些成了我日后做所有一切的动力。

为了让养育我成长的这片土地充满生机,我开始在治理荒山荒坡上下功夫,自筹资金2000余万元,用了10年时间绿化周边荒山荒坡3600余亩,造林、守绿、护绿成了我生活的重心。10年下来,终于让光秃秃的大山披上了绿装。

2015年,我们成立了卯寨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打造出了一座座具有河湟文化气息的气派庄廓,修建了一座座墨香氤氲的书法碑林,用绘画、浮雕再现出河湟美景。四周的黄土山包已经被沙柳、山杏、云杉等植被绿化得郁郁葱葱,美丽花田点缀其中,修建的闪桥、水滑道成为网红“打卡”热门地,传承勤劳致富精神的农耕体验区成为现代农业课堂,柳湾彩陶——卯寨旅游热线新上线,民宿大院成为避暑消假乐地,10栋第五代现代种植科技大棚成为采摘好去处……

渐渐地,卯寨从鲜有人知的小山沟蜕变成了众人皆知的卯寨景区。

卯寨所在的新庄村依托乡村旅游走上了小康路,但卯寨沟不是独立的存在,为带动周边乡村共同走上致富路,2018年3月,在乐都区委的大力支持下选举产生了卯寨景区党总支部。党总支部成立后,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走出了一条区域化党建联动促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路子,达到三村资源共用、发展共谋、成果共享的目的。

在发展过程中,我们也积极借鉴省内外乡村旅游示范点的发展经验,在市、区委和政府的坚强领导及卯寨党总支部的积极探索下,党总支部成为卯寨快速发展的“开路先锋”,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通过全力发展特色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推动以农促旅、以旅兴农,构建形成新的卯寨田园综合体,“抱团发展”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得到充分发挥。目前,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6年的8500元增加到2021年底的16390元,实现了三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7户71人稳定脱贫,辐射带动周边村贫困户脱贫44户130人。

卯寨取得今天的成果,不是我一个人的力量所能做到的,每一项举措、每一次突破、每一个创新,都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好政策。

十年间,乐都区紧紧围绕脱贫“两不愁三保障”标准,持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道路硬化、农网改造升级等项目,农村基础设施从2015年的季节性断水、村道泥泞、电力设施老化等问题,逐渐转变成了农村群众喝水安全方便、道路硬化全覆盖、生产生活用电安全达标,人均可支配收入阶梯式提高的现状,脚下路变宽了、身上衣光鲜了、桌上吃食丰盛了、自来水进户了、房屋里面亮堂了。

十年间,乐都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把保障民生作为头等大事,不断加快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控辍保学清零行动”,实现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不辍学、上好学;群众“先住院后结算”及“一站式结算”服务等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农村医疗服务和健康保障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十年间,乐都区立足打造青藏高原山水田园生态绿色城市,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旅游与农业生产、农村风貌、农民生活深度融合,逐步成为乡村脱贫致富新路子,让农民吃上“旅游饭”。

十年间,乐都区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结合乐都区乡镇沟岔特点,积极培育“条沟经济”,发展“条沟产业”,打造出“一沟一特色、一沟一亮点”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乐都长辣椒、大樱桃、富硒大蒜、绿壳鸡蛋等特色种养殖产品逐步进入省内外市场,使群众鼓起了钱袋子。

……

这十年,乡村发展跑出了“加速度”,这十年,农村群众的生活水平提了新档,这十年,是可以记入史册的十年。

2021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时强调“要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强农畜产品标准化、绿色化生产,做大做强有机特色产业,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牧民素质,繁荣农牧区文化”,这为全省农村工作指明了方向,也让我更加坚信农村是最具发展潜力的地方。

未来的十年、二十年,我们要持续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借乡村振兴之机,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把农村建设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本报记者 周晓华 整理)

--> 2022-07-28 1 1 海东日报 content_24928.html 1 把荒山变金山 把金山变青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