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邓成财)近年来,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始终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综合分析农村不同党员个性需求、工作特点、生活规律,因人而异探索构建党员分类管理新模式,推动形成党员全覆盖、管理多样化、效能最大化的农村党员管理新格局。
民和县“目标式”管理在职党员,推行农村党员“积分制”管理模式,对村“两委”成员的管理进行可量化、可视化的目标设定,根据岗位职责,年初聚焦党建任务落实、发展村集体经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落实为民服务措施等工作,制定年度目标任务清单,明确责任人及完成时限,定期接受党员干部群众监督;年终结合村级目标任务清单,对各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复盘评议,由各乡镇组织开展村干部述职自评、党员群众测评、乡镇党委考评,将考评结果与评优评先相结合,以“年初承诺+年终考评”模式推动农村在职党员肩上有责、争先有标、行为有尺、考核有据,进一步激发农村在职党员干事创业激情。
民和县对流动党员进行“动态式”管理,结合流动党员信息排查,建立流动党员管理台账,始终坚持“党员流动到哪里,党组织和组织服务就延伸到哪里”,构建流出地与流入地“双向联动”共管体系、“双向共育”培养体系,确保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依托“民和党建”微信公众号、流动党员微信群等媒体平台,以“互联网+”模式建立“流动党员微党校”,确保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学”。同时,“关爱式”管理困难党员,聚焦“重要节日有慰问、生活困难有帮助、平时生病有看望”等长效机制落实,结合实际持续健全完善党内关怀帮扶机制,不断拓展延伸结对帮扶活动内涵,以务实举措有效提升困难党员幸福感、获得感、归属感。
为管理好老弱党员,民和县建立邻里结对、党员结对等结对服务模式,结合老弱党员的年龄特点和身体状况,组织开展“送教上门”“组织活动送家门”等活动;发挥老党员阅历丰富、经验足、威信高等优势,鼓励其成为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成员,积极参与政策宣传、矛盾调解、乡村治理等工作,真正做到“老有所为、老有所用”。聚焦农村发展所需,全面摸排在家无职党员的技术特长,以特色种植能手、特色养殖能手、传统手工技艺能手等党员志愿服务岗位为切入点,以专业特长为依据,以服务意愿为导向,按照就近便利、人岗对应原则,为有一技之长的无职党员发挥志愿服务先锋作用搭建平台。结合农村发展实际及基层治理现状,设置返乡创业兴业岗、致富奔康带头岗、生态文明倡导岗、矛盾纠纷调解岗等村级服务岗位,激励农村党员在推动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方面奋楫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