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富生 邓成财 摄影报道
这是一张名片——尽管只有“国家卫生城市”短短6个字,但展开却是一幅长长的整洁亮丽、宜居宜业的美丽画卷。
这是一段经历——多少个日夜,每天都见证着创卫者的艰辛,凝聚着全市上下的努力付出。
173万海东儿女,正齐心协力、万众一心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城市管理之变、市容市貌之变、市民素质之变,如一场华丽转身,让海东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城更靓,人民生活更幸福!
城市管理之变:让海东更有温度
突出重点、打造亮点、破解难点、紧抓时点、围绕节点、打造看点、凝聚焦点、疏通堵点、消除痛点、瞄准靶点、围绕难点、深化亮点……如同一个时钟的表面,分分秒秒围绕着12个刻度有条不紊地运行,也正是在这分秒之中,海东城市管理在创卫中努力做到环境“提净”、市容“提序”、设施“提质”,使海东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城市品位大幅提升,一座“幸福城”在湟水之畔迅速崛起。
事实上,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契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于海东城市管理始终,也让这座城市更有温度。
2021年,海东获得省级卫生城市称号,随之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便成为海东人民新的追求和目标,也成为海东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生动实践。
从“粗放管理”到“精耕细作”,海东把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作为城市管理的实践战场,从细节着眼,从民生入手,让城市管理更有精度、深度和温度。
从共享单车停放上,可以窥见海东城市管理的用心——在乐都、平安、河湟新区,共享单车呈“一”字排开,整整齐齐、规范有序。
从公共厕所管理上,可以感知海东城市管理的创新——在人口密度大、公厕数量少的城区,海东倡导沿街商户、宾馆、饭店、企事业单位等开放内部厕所,既有效利用资源,又缓解市民如厕难。
从食品安全监管上,可以看到海东对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的态度——实施“明厨亮灶”工程,全市80%以上的餐饮服务单位安装“安康河湟”信息化监管平台,老百姓可以通过公众端的‘透明厨房’模块查看全市纳入视频监管范围内的餐饮单位后厨操作情况,让消费者“看得放心、吃得安心”。
从重启地摊经济,可以触摸海东以人为本的民生情怀——在后疫情时代,海东有序设立临时摊区,激活市场,拉动消费,努力找到城市治理与服务群众的平衡点……
一个个务实之举,彰显的是海东市委市政府的民生情怀,增添了这座城市的民生温度。
这背后,是创卫组织体系的坚强保障——
海东成立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组、基础设施组、市容环境卫生组、生态环境组、市场监管组、疾病防控与医疗卫生服务组、园林绿化组、农村环境整治组、宣传组和专家咨询协调组10个工作组和专项督查组。
这背后,是创卫工作体系的有力支撑——
综合协调组成立市创卫办,基础设施组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牵头,市容环境卫生组由市城管局牵头,生态环境组由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市场监管组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疾病防控与医疗卫生服务组由市卫生健康委牵头,园林绿化组由市林草局牵头,农村环境整治组由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宣传组由市委宣传部牵头,专家咨询协调组由市卫生健康委牵头,明确各组工作职责和任务,形成了“兵团作战”创卫新格局。
这背后,是各级各部门同心创卫的奋斗结晶——
卫健、公安、城管、住建、市场监管等部门密切协作,打响了一场又一场环境卫生、交通秩序、食品安全行业整治攻坚战,海东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城市整体形象持续提升。
市容市貌之变:让海东更显颜值
一个个农贸市场的迁建或新建,一个个老旧院落的改造和提升,一条条黑臭水体的洁净与清澈,一条条背街小巷的规范与整洁,都事关一座城市的靓丽“颜值”,也事关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从农贸市场的巨变,我们可以品读海东创卫工作坚持“小市场、大民生”的为民情怀——
“干干净净、整整齐齐,买菜心情都更好了。”市民李婆婆几乎每天都要去菜市场买菜,对平安区水井巷农贸市场的变化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曾经的平安水井巷市场,经过多次规范整改,其“脏乱差”形象始终无法改变。为此,平安区下决心攻坚克难,对水井巷市场进行大力整治。如今,市场旧貌换新颜,市场环境、经营秩序、安全保障等方面皆有较大提升,有效整治了市场昔日的“脏乱差”现象,赢得市民连连点赞。
从老旧院落的蜕变,我们可以品读海东创卫工作坚持“旧小区、新生活”的奋斗目标——
曾经的乐都区文化街社区的二水家属院,基础设施严重老化,路面坑洼破损,楼体外立面墙皮脱落,管道老化堵塞严重。为解决这些问题,乐都区整合资源力量,因地制宜制定方案,坚持改造与整治并举、建设与管理同步,对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景观绿化、休闲广场等进行重点改造,实现了老旧小区提档升级。如今,再次来到二水家属院,映入眼帘的是整洁干净的路面,粉刷一新的墙面,污水管网铺设了,还种植了树木花草,住在这里的居民们心情越来越舒畅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下转02版)
(上接01版)
从污水垃圾绿色处理的嬗变,我们可以品读海东创卫工作坚持“除污染、优生态”的坚定执着——
海东全面加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和运行监管工作,严格落实考核制度、实地检查、定期评估、通报曝光等措施;进一步完善河流水质监测支撑体系,提升预警预报、分析研判能力,做好常态化分析评估和重点区域、重点时段的预警分析评估;进一步压实企业主体责任,严格城镇污水处理全过程管理,充分发挥污水处理厂自动在线监控系统作用,密切关注污水处理的各个环节、各项指标,确保出水水质达到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技术要求。同时,研究制定《海东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运行考核办法》,各县区细化制定实施细则,明确奖惩制度,坚决杜绝问题发生,共同书写了海东天蓝水碧地绿的美丽生态答卷。
从城市湿地公园的蝶变,我们可以品读海东创卫工作坚持“造碧水、还蓝天”的不懈追求——
蚂蚁山湿地公园、南凉遗址公园、三河六岸湿地公园、平安驿州湿地公园、祁家河古驿公园……昔日“臭水沟”,如今“后花园”。还清于河,还绿于民,海东通过实施慢行系统、沿河污水治理工程、绿地系统建设工程、泥沙治理工程等,把提升城市“颜值”具体到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细节中,把“靓丽”落实到居民幸福生活的点滴中。
创卫,已成为海东大地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市民素质之变:让海东更具内涵
城市之美,美在外在“颜值”,更美在内在“气质”。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也“涵养”着一方土地。在海东,173万海东人民共同“托”起了这座城市的精神气质。
“海东是我家,创卫靠大家”。
广场上,市民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马路上,行人不闯红灯、走斑马线……一个极小的举动,举手投足间体现的却是个人的文明素质。创卫既是一场卫生考试,也是一场硬件与软件的提升考试,更是一次市民素质的晋级考试。
创卫像一股春风,吹“变”了海东。
从随地吐痰到自觉捡拾垃圾,从在办公场所吸烟到主动抵制烟草,从不支持到主动参与……这样的点滴改变,正随着创卫工作的持续深入推进,在海东城区各处悄然发生。
戴口罩、勤洗手、用公筷,遵守交通法规、维护公共秩序……一个个良好的个人习惯,始于自觉,深入人心。
“爱国卫生月”活动、无烟单位创建活动、健康教育知识讲座、义诊健康服务活动、全民健身活动……一次次全民参与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春风拂面,润物无声。
“要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美好!”这是海东人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中点燃的火热激情与愿景。
数据为证——
2022年,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2.6%,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3.55,同比改善11.5%,空气质量达到“十三五”以来最好水平,其中PM2.5浓度下降幅度居全省八个州市第一。今年1月至4月,全市六个国家考核断面平均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湟水河出境边墙村断面及湟水河乐都、民和东垣、互助沙塘川河三其桥3个国控断面水质均为Ⅲ类,大通河出境峡塘断面水质为II类,黄河出境大河家断面水质为I类;省控断面优良比例均达到100%。全市无黑臭水体,无重污染土壤,实施污染减排工程21项,超额完成年度减排计划,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环境安全形势保持平稳……
从“一处美”向“处处美”,从“环境美”向“生活美”,从“外在美”向“内涵美”。如今,无论是走在街头巷尾,还是漫步乡间小道,我们都能切实感受到海东城市颜值与城市品质“内外兼修”。一座青藏高原山水田园、生态绿色、宜业宜居、创新活力、城乡统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城,正在兰西城市群卓然崛起,海东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