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实习记者 赵新秋
行走在乡间沃野,温室大棚排列有序、村庄环境洁净优美、农民生活有滋有味……举目四望,海东市乐都区碾伯街道下李家村农业“强”的态势不断展现,农村“美”的面貌不断呈现,农民“富”的愿望不断实现。
7月19日,记者走进下李家村村民吴芬芳家新建的钢架塑料大棚,苗架上青色的辣椒郁郁葱葱,长势喜人。
吴芬芳带领记者走进大棚,丰收的心情喜形于色:“之前在陆地上种植‘红蛋蛋’萝卜,5月份才能采摘出售,现在种在钢架大棚里,4月份就已经可以卖了。”吴芬芳一边采摘一边告诉记者,她家共有3个大棚,种植面积3亩左右。今年第一茬种完“红蛋蛋”萝卜,已经换了第二茬“猪大肠”辣椒,6月开始采摘,可以一直卖到9月。
吴芬芳向记者展示采摘下来的扁豆和辣椒,个个饱满葱郁,一幅穰穰满家的丰收画面。她向记者介绍:“钢架塑料大棚比起土墙围起来的普通温室大棚,空间更大,干活时更宽敞,再加上塑料大棚温室内温度更高,蔬菜的长势很好。”
大棚产业不仅为种植户带来了收益,还为周边群众拓宽了增收致富渠道,在下李家村的公路旁,记者看到有许多村民将蔬菜摆在路边向过往的车辆、路人销售。
“目前我们村共有17个钢架大棚,到了可以采摘的季节,就会有专门收菜的人往西宁市运输,辣椒目前是1.5元一斤。”下李家村妇联主任祁存桂告诉记者,其他村民还种植了油菜、荚豆、黄瓜等,价格也更高,带来的收益也更好。
兴一项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群众。下一步,下李家村还将持续加强设施蔬菜基地建设,稳定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积极探索发展“订单式”农业,招引商超前来收购农产品,充分发挥带动作用,引导周边群众进行大棚种植,不断推动全村蔬菜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发展,开拓群众增收致富“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