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3-0028 海东日报社出版






上一篇        

良田沃野好“丰”景

——海东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本报记者 巴迎桂 摄影报道

盛夏时节,行走在海东市的田间地头,瓜果飘香,“供港澳”蔬菜抢鲜上市,高标准农田一望无垠,科技特派员深入一线指导农业生产……尽显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一幅幅农村美、农民富、农业强的美好画卷正在河湟大地徐徐展开。

今年以来,海东市农业农村局突出产业发展,积极推进输出地建设,聚焦“走在前、做表率”的要求,进一步优化川、浅、脑三大特色区域布局,十大优势产业基础进一步夯实,具有海东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逐步形成。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我们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保障粮食安全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在农田实施排灌工程、宜机化工程、农田防护工程等,从而更加方便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保障粮食生产功能,使其达到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良田。”海东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民以食为天,粮稳天下安。海东市切实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着力筑牢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根基。今年计划完成投资1.57亿元,已完成投资4838万元。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争取补助资金4335万元,在海东市平安区、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新建高标准农田1200公顷。在民和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727公顷。目前,各县区正在开展前期准备工作。

上半年,海东全面启动夏收工作,完成小麦及冬油菜收割1933公顷;高位推动蔬菜产业发展,市政府主管副市长赴山东省寿光市签署《海东市—寿光市蔬菜产业合作战略框架协议》,引进“寿光模式”,落实乡村振兴及设施农业产业提升资金3870万元,引进省外大型企业在乐都区实施100栋拱棚建设,在互助土族自治县新建100栋日光节能温室,在化隆县新建100栋日光节能温室,加大高原冷凉蔬菜、供港蔬菜生产能力,力争到年底蔬菜产量达到71.51万吨;积极落实生猪产能调控措施,在全面落实生猪产能恢复政策措施的基础上,积极向省厅呈报《关于申请解决海东市生猪持续健康生产扶持资金的请示》《海东市农业农村局关于提升生猪产能工作的专报》,争取能繁母猪补贴687万元。

截至目前,全市牛、羊、生猪、家禽存栏分别达到43.31万头、174.97万只、31.43万头、87.23万只;积极谋划千吨高原冷水鱼养殖基地,以循化县、化隆县为重点,突出陆基养殖和网箱养殖相结合,推广健康养殖模式,全市从事渔业网箱、陆基、垂钓养殖的合作社、企业共39家,产量达227.68吨。

眼下正值“供港澳”白菜薹采收时节,走进互助县南门峡镇尕寺加村、西山根村,一株株白菜薹长势旺盛,农民穿梭其中,正忙着采摘、搬运、分拣、打包,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菜薹基地负责人邓邵人说:“今年我们基地共种植了白菜薹200亩,都是以订单模式销售,价格是每公斤8元,亩产达1000公斤,每亩收入可达8000元。”邓邵人向记者介绍,等菜薹蕊长到20多厘米长的时候,就是采摘菜薹的最佳时期,这个时候采摘的菜薹最为鲜嫩香甜,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主要销往广东省,完全不愁销路。 (下转02版)

(上接01版)

为抢占市场先机,缩短菜薹采摘、运输时间,该基地每天雇用20余名农民在基地从事采摘、打包等工作,全力确保抢“先”和抢“鲜”两不误。经过3年时间,基地的白菜薹种植规模由最初的2公顷发展到现在的13.33公顷,为本地近50名村民提供了就近务工的机会,拓宽了当地群众的致富路。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今年以来,海东市坚持把乡村产业作为兴农之基、富民之本,立足冷凉气候和反季节优势,发展高原夏菜、供港蔬菜,扩大粤港澳、南方市场蔬菜输出,在互助县塘川镇、台子乡、南门峡镇、东和乡、丹麻镇等7个乡镇建立高原夏菜、供港生产基地800公顷,以乐都区高店镇、雨润镇、寿乐镇等乡镇为主建立高原夏菜基地1333.33公顷,种植西生菜、苦菊、菜薹、葱蒜类的适销对路品种,开展“供港澳”备案和认证,建立完善“产、供、销”一体化链条,狠抓物流快送、信息畅通,及时采挖、分拣、打包、装车,采收后紧接复种,亩均收入近万元,带动4万余户农民种植,预计产值3.5亿元。

如今,海东市正积极探索生态高效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走出一条生态兴农的新路子。

--> 2023-07-26 ——海东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1 1 海东日报 content_39237.html 1 良田沃野好“丰”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