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璐 通讯员 陈延浩)第三季度是经济增长“黄金季”,更是“决胜局”。记者从海东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获悉,第三季度,海东市将坚定发展信心、坚持目标导向,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调研海东时的工作要求,承压负重,实干笃行,以增量补缺口,以时效追进度,全力冲刺全年目标任务。
项目建设方面,我市结合《海东市项目清单式管理机制》,以正常推进、进度缓慢、开展前期、逾期未开工四大类分别建立项目清单,按照“到项目、到人、到数字、到目标”的方式,迅速完善工作举措,深入施工现场一对一督导、面对面解决问题,想方设法挖潜提效,补齐目标差距。强化关键领域,采取有效落实“保交楼”等系列政策及持续开展商品房促销活动等措施,解决企业发展资金制约瓶颈,力促在建项目全面复工达效。狠抓项目谋划储备,聚焦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健康养老、新能源、数字经济、飞地经济等关键领域,全力谋划储备一批总投资3000亿元的强龙头、补链条、聚产业项目。
全市扎实推进青海零碳产业园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加快鑫源负极材料一体化等项目建设进度,确保荣鑫利、永盛碳化硅技改项目建成投产。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80个重点项目,持续发挥招商专班作用,全力开展招商活动,并采取专班专责的方式,力推签约项目尽早落地建设。加强调度服务,高度关注大宗工业产品价格走势,“一企一策”加强生产调度,协调解决企业生产、运营、融资,尤其是电价等方面的困难,力促重点行业平稳运行、开足马力生产,重点企业稳产增产。
农牧业稳产增收方面,全市抓好田间管理,有序组织秋收打碾,抓好二茬复种工作,做到应种尽种,保质保量完成0.97万公顷秋季复种任务,粮食总产量保持在52万吨以上。夯实农牧业发展基础,完成500栋旧棚改造任务,持续抓好蔬菜生产,稳固全省“菜篮子”地位。推进1933.33公顷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提高耕地生产能力。稳定畜牧业生产,多措并举恢复养殖户生产积极性,争取生猪饲养量达到全省的60%,力争蛋禽产量达13吨以上。巩固提升10万头牦牛藏羊“西繁东育”生产基地建设,确保年底牦牛、藏羊出栏分别能达到3万头、7万只以上。
激发消费活力方面,我市全力迎战旅游旺季,实施“环境大整治、服务大提升”专项行动,落实海东旅游奖励办法,全面提升A级景区景点及乡村旅游接待点服务能力,全方位、多层次推进消费扩规提效。多措并举开展各类消费促进活动,发放各类惠民消费券,积极发展假日、夜间和商圈经济,繁荣城乡消费市场。
改善生态环境方面,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实施湟水河水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等项目,三大河流出境断面水质均达到省定目标。强化大气污染治理,确保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保持在92%以上。开工建设总投资6757万元的化隆回族自治县群科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项目和总投资5453万元的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项目。
深化城乡建设方面,全力以赴加快市委党校重点项目进度,力争年底前建成投运。加快实施30个以工代赈项目,带动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稳定增收。稳妥推进官哈公路建设项目,加快建设互助土族自治县威林公路、民和县川杨公路、化隆县夏琼寺公路等农村公路项目。加快建设3个美丽城镇、128个高原美丽乡村项目和1.4万户农牧民居住条件改善工程,加快58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
办好民生实事方面,全市开展各类专场招聘活动,确保前三季度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48万人次、城镇新增就业675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持续加强青海拉面、河湟青绣、互助家政、高原电建、高原康养等劳务品牌建设。实施“教育项目推进计划”,加快23个教育建设项目进度。强化医疗服务,稳步推进市、县区疾控中心现代化疾控体系建设项目尽快使用,积极争取市级妇幼保健服务中心等项目。
改革创新方面,优化营商环境,继续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统筹做好优化营商环境建设第三方评估迎检工作,扎实开展10个重点领域信用建设,实施5项信用基础支撑强化工程。加快重点领域改革,统筹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压缩企业开办时间至2天以内。加快推进44家医疗机构DIP付费方式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