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实习记者 朵玉雪)近年来,海东市平安区把“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积极探索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全面推进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工作提质增效。
围绕“稳粮、增菜、扩饲、抓特”农牧产业发展思路,平安区在川水地区发展蔬菜、果品、食用菌为主的设施农业和生猪、奶牛、蛋鸡为主的养殖业;在山区发展油菜、饲草种植为主的生态循环农业和肉牛肉羊养殖。依托富硒资源优势,今年平安区种植农作物 20300公顷,其中粮食作物10706公顷,油料作物4460公顷,蔬菜作物1587公顷,饲草、食用菌、苦荞、瓜果等其他作物3547公顷。在平安区石灰窑回族乡、洪水泉回族乡等乡镇推广种植苦荞140公顷;在平安区三合镇、古城回族乡种植食用菌6.7公顷;种植青饲草3393公顷,已建成千亩以上饲草种植示范基地4家。
为加快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推广应用,平安区率先将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纳入追溯管理,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即时上传、远程可溯。截至目前,平安区共注册登记22家企业。值得关注的是,平安区对已认证的绿色食品生产企业,抽样共9批次18份,检测结果均为合格。
平安区以生态农业建设为中心,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为目标,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推进农牧业循环发展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大力提高农业废弃物回收和利用率,减少农田生态环境污染,全面实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截至目前,1.24万吨有机肥、15万公斤有机叶面肥、15万瓶生物农药和5万公斤的蔬菜水溶肥均已按补贴标准发放至各农户或新型经营主体,400公顷黄篮诱虫板物理防治示范工作已完成。
为实现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加工转化率,进一步挖掘特色农畜产品功能和价值,平安区以马铃薯、油菜、食用菌、苦荞为主,建设精深加工基地,提升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努力提高全区农业产业发展水平。建成苦荞、羊肚菌等特色产业种植基地4处;建成马铃薯贮藏窖9座,库存能力3060吨,蔬菜保鲜库7座,库存能力5130吨。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截至目前,全区共28家企业领取了电子食用农产品合格证打印机,主体覆盖率达到84.8%以上,检疫证明电子出证率达100%,严格按规程实施检疫,确保上市肉品持证率100%。
此外,平安区还不断优化品种结构,投资1000万元实施制种大县建设项目,建设农作物制繁种基地。目前,建成制繁种基地233公顷,其中小麦133公顷,油菜33公顷,马铃薯67公顷,已全面进入田间管理期,长势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