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璐 通讯员 马静
近日,走进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总堡乡垣坡村的蔬菜大棚里,一股股清新、甘甜的果香扑鼻而来,绿油油的秧苗上挂着一颗颗沉甸甸的西红柿,成熟的西红柿如一个个火红的小灯笼点缀在绿叶间。
今年,总堡乡紧紧“牵住”产业兴旺这个“牛鼻子”,积极探索引进优质果蔬企业,种植经济效益较高、市场前景较好的草莓西红柿,建立种植基地,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本地群众探索种植草莓西红柿,形成联农带农的致富新模式。
“目前,我们在垣坡村种了80个拱棚约4公顷的草莓西红柿,亩产3000公斤到4000公斤,按照每公斤5元算的话,亩均收入可达2.5万元左右。”果蔬公司负责人张发元介绍道。
说起种植草莓西红柿后带来的变化,村民毛存善喜不自禁地说:“我因为身体残疾,家中还有两个小孩无人照看,无法常年外出务工,听说种草莓西红柿不仅有免费技术指导,后期还进行收购,我就在自家的棚里种了草莓西红柿,现在不仅能挣到钱,还可以学习种植方面的技术。”
在垣坡村,大棚西红柿种植不仅给种植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还解决了部分村民务工的问题。“之前我一直在家带孩子,没办法外出务工,今年初我和村上的人一起过来打工,每天能有100元的收入,现在已经挣了一万多块钱了。”村民侯润兰笑着说。目前,和侯润兰一样在拱棚种植基地里务工的村民大约有30多名,人均月收入3000余元。
采摘、分拣、套袋、装箱……草莓西红柿种植大棚内工人们井然有序地忙碌着,包装好的西红柿根据成熟度一部分送到三家村保鲜库储存进行后期网上销售,一部分通过订单销售发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石。总堡乡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总堡乡将紧紧抓住乡村振兴战略机遇,做强“总堡葱”产业品牌,做好“玉米黄豆”套种,做优露地蔬菜,做精拱棚蔬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积极探索联农带农工作新模式,全方位带动农业产业发展,为全乡群众开拓出一条可持续增收致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