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蒋晖
古色古香的诊室、浓浓的中药味、各式先进的中医器械……走进海东市平安区中医医院针灸康复科,科室主任李晓民给前来就诊的患者把脉、针灸、推拿、按摩、刮痧。
今年37岁的张女士由于面部表情肌瘫痪,前来就诊。她告诉记者,7月中旬,她和往常一样回家后开了窗户倒头就睡,没想到第二天早起洗漱时发现有一边脸动弹不了,照镜子一看嘴巴都是歪的,刷牙的时候连水都含不住,就赶忙来到中医院就诊。
“听说平安区中医院的针灸疗法效果比较好,我就特意到这里来就诊,通过一个疗程的针灸加上喝中药,现在症状轻多了。”刚接受完治疗的张女士说道。
近年来,海东市平安区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不断完善“县乡村”三级中医药服务体系,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基层落地开花,基层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李晓民介绍,近年来,平安区中医医院主要开展中药饮片、中医康复、中医理疗等中医适宜技术服务。2020年针灸康复科开展了康复业务,配备了康复设备及训练器材,基本满足了成人康复业务的需求,并开展了脑出血、脑梗死后遗症及骨关节僵直等疾病康复训练业务,取得了良好效果,如今,越来越多的市民首诊和复诊都选择了这里。
长期以来,平安区持续加强中医药事业发展,加大中医药发展投入,让中医药服务离群众更近;大力开展中医药文化宣传,扎实推进中医药进基层、进社区、进农村、进校园,惠及千家万户;采取定期培训等形式,完善“县乡村”三级中医药服务体系,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轮训,为基层中医药卫生人员搭建专业学习与交流的平台,多渠道拓展中医药专业人才的“供给量”,推动更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从无到有、从有到优。
目前,平安区中医医院共有职工343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99人,执业(助理)医师人数78人,中医类执业医师47人,中医类别医师占全院医师总人数的60.2%。全区乡镇卫生院共有医师138名,有中医类别执业资格的执业医师(包括助理)60人,占比43.4%。全区9个乡镇卫生院和妇保中心均设置中医馆,乡镇卫生院均能够开展6类10项以上的中医药适宜技术,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能够开展4类6项以上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并配备中医类诊疗设备,家门口的中医馆打造逐步变为现实。
基层中医药服务是中医药发展的根基,是维护群众健康的基础保障。今后,平安区将按照中医药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着力推进特色专科制剂的发展,广开引进人才渠道,加快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并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创建工作,使全区中医药工作在管理体系、制度建设、财政投入、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等方面达到质的飞跃,为全区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供高质量中医药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