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3-0028 海东日报社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光伏发电让村民有了“阳光存折”

□本报实习记者 朵玉雪

8月初,清凉的微风拂过田野,麦香伴随着热浪扑面而来,在一路颠簸中,记者来到海东市平安区沙沟回族乡侯家庄村,只见屋顶上一块块暗蓝色光伏板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凑近一看,一侧的集体光伏电站电表箱里跳动的数字,记录着这些光伏板为侯家庄村村集体带来的“阳光收入”。

近年来,沙沟乡围绕绿色发展基地定位,大力发展绿色循环经济,积极主动谋划,用好用活政策资源,将光伏发电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结合村里的经济发展基础、自然资源条件,为乡村振兴增添“绿色动力”。

“如何高质量推动乡村振兴是我们一直思索的问题。经过前期充分的调研,我们找到了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有效路径,那就是充分利用沙沟乡的光照资源优势以及农村集体建筑屋顶闲置资源,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产业,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实现全面振兴。”沙沟乡党委副书记王胜龙说道。

王胜龙向记者介绍,沙沟乡以遵循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百姓收入为初衷,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光照条件,侯家庄村投资36万元建成79.2KW光伏电站一处,由青海民泰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标准化EPC总包进行安装施工、售后及运维,利用村级服务中心楼顶空间安装太阳能板138块,该项目于2021年5月正式投入运营,预计年发电量126720度,年收益率达13%。同时,上片区5个脱贫村将各村50万元产业发展资金投入洪水泉回族乡光伏项目。截至目前,累计收益均达40万元以上。

“这个光伏项目好啊,只需要村里提供闲置的集体建筑屋顶用于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晒晒太阳就能有收益,便捷又高效。如果村民想知道光伏板每天能发多少电,打开手机App随时随地就能查看,如果出现故障,也会自动报警,有专门人员进行维修,省事又省心。”侯家庄村党支部书记裴延成高兴地说。

近年来,沙沟乡充分利用光伏项目,做“活”农村绿色低碳发展文章,使乡村振兴资金支持由“输血”向“造血”转变,激活乡村发展的新引擎,培育乡村振兴新动能。

“你看,我们侯家庄累计收益都达到9万多了,可别小看这个小小的板子,一年下来给我们村集体增加了不少收入呢!”裴延成指着手机App上的数据向记者激动地介绍道。

说起光伏发电收益,裴延成介绍,光伏发电产生的电量,一方面可以保证村里的公共用电,另一方面可以将多余的电量并入国家电网并取得收益,收益全部归村集体所有。

“村集体有了钱,我们村‘两委’就有底气给村里多干些实事,把侯家庄村发展得更好,让大家伙儿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这是裴延成最朴素的愿望。

小小光伏板,发挥大能量。分布式光伏项目的落地,是沙沟乡创新思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一次生动实践,让农村闲置“资源”变成了村集体的“聚宝盆”,有了收入就有了源头活水,农村发展和基层治理就有了基础和条件,村“两委”班子和村民就有了发展的底气和信心,农村发展道路就会越走越宽。

如今,分布式光伏项目已成为沙沟乡乡村振兴道路上的强力引擎和坚强支撑。谈起光伏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王胜龙表示,沙沟乡将继续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大项目宣传力度,力争将光伏效益带到家家户户,让光伏产业成为村集体长久收益的“固定资产”,不断擦亮乡村振兴的底色。

--> 2023-08-13 1 1 海东日报 content_40104.html 1 光伏发电让村民有了“阳光存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