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巴迎桂 张璐
用小技巧将杂乱的衣服叠放整齐、耐心为卧床老人护理身体、以娴熟的手法为“宝宝”按摩……8月22日至23日,来自全省的38支代表队128名选手相约第二届青海省家政服务行业职工职业技能大赛。
竞赛分为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两部分。在22日下午的理论考试中,选手们沉着答题、一丝不苟,展现出扎实的理论功底。22日晚和23日下午,选手们参加了育婴师、家政服务员和养老护理员3项专业的实际操作技能比赛。按照专业设置项目内容,分别展示了实际操作技能,现场邀请专家评委对全程实操情况作监督和评判。
“准备好沐浴用品,水温保持在38℃左右。”“在扶老人起床时,照护人员应指导老人学会三撑法,帮助他们从卧位转移到坐位。”在养老护理员比赛赛场上,参赛选手根据评分标准对扮演的标准化长者进行照护,选手们沉着冷静,动作标准且熟练规范,展现出了扎实的护理基本功,并将人文关怀贯穿比赛始终。
在育婴师比赛现场,选手为仿真婴儿换纸尿裤、穿衣、打包。“换尿布看上去简单,但有些细节也要做好,比如要把防侧漏的边拉好,在脐带未脱落时,要避免摩擦到脐部,换尿布的动作也要轻柔,动作不能过大,以防宝宝吐奶等。”赛场上,选手们严肃的态度,完整的步骤,让评委们看到了对生命的敬畏。
前来参加育婴比赛的16号选手陈青兰,来自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峰镇陈家台村,她从2018年开始从事家政服务行业,自互助打造“互助家政”新名片以来,她得到了很多技能培训和比赛的机会。“从业6年的我,近期刚拿到省级的金牌月嫂证,是对我的技能的一个认可。”她说,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这次大赛为家政服务从业人员提供了展示舞台,让她们有机会不断积累经验,提高技能水平。
竞赛场上,选手不遗余力激烈角逐,将日积月累的练习效果全部展示在赛场上。
现场评委认真负责地对照着评分标准为参赛者做好评分工作,保证此次比赛的公平公正。在参赛者完成操作后,评委现场提问相关专业知识,并对参赛者操作的不足之处给予更正和点评,希望参赛者能够总结反思日常在工作中容易忽略的细节之处,并且对略微紧张的选手予以安慰,缓解参赛选手的紧张情绪。
来自西宁市的刘伟参加了此次的养老护理员项目。她告诉记者,退休前,她是一名社工,退休后从事家政行业有五年时间了。“一开始,我做的是养老护理工作,在这个行业站稳脚跟后,现在已经成为一名培训老师,希望能把自己所学的知识技能传授给更多的人。”刘伟说,接下来,她打算走入农村,培训更多的人,让村民们走出来,用自己的劳动创造价值。
家政服务既是朝阳产业,也是爱心工程,关系千家万户,大有可为。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劳务经济发展,坚持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牢牢抓在手上,积极打造“互助家政”亮丽新名片,积极申报“互助家政”省级劳务品牌,重点推进母婴、居家、养老、医护四大培训项目,加强产业体系、信用体系、标准体系、保障体系建设,全面推动互助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和高质量发展。
现如今,借着互助县打造“互助家政”品牌金名片的“东风”,一批又一批的互助家政人身傍一技之能,走出青海、走向全国。目前,在市场监管部门登记注册的互助籍人员经营的家政公司和个体户有120余家,互助县家政服务协会会员单位共86家。家政服务业每年直接或间接带动群众就业人数约1.5万人,其中在西宁市就业人员约1.3万人,当地就业人员约2000人,人均年收入达2.8万元,实现劳务年收入约4.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