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实习记者 赵新秋 摄影报道
历史让八达岭长城举世闻名,但长城不仅仅盘踞于北方的崇山峻岭。在青藏高原,有座明长城静静地蛰伏在海东的山梁上。
“遗憾的是,许多久居于这座城市的人对这个伟大的建筑一无所知。”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县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二级调研员祁文汝向记者感叹道。
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博物馆馆长周生胜告诉记者,2008年,青海明长城资源调查工作正式开始,成果证实了在青海确实有长城,是中国明长城海拔最高的长城遗存,青海明长城海拔最高点,就在互助县境内。互助县境内的明长城,主要分布在县境内北部,东部起自龙王山,西部止于扎坂山,从东至西依次经过了松多藏族乡、丹麻镇、东和乡、林川乡、南门峡镇、台子乡、五峰镇7个乡镇。
早在2009年,祁文汝听闻一位在南门峡放牧的老人说南门峡西沟内有一处岩壁石刻文字,于是寻访前往调查,通过史书查阅及多次实地调查,确定了石刻内容与青海明长城有很大关系。2021年,祁文汝告知互助县文物部门。2022年,互助县文体旅游局局长马华旦和互助县博物馆馆长周生胜跟随祁文汝进行实地调查,经过后期研究考证,最终确定此段岩刻字与明长城的历史息息相关。
8月21日,记者跟随祁文汝的脚步,走进南门峡镇七塔尔峡西沟的峡谷。进入峡谷,仿佛是一片人迹罕至的世外桃源,几座石头垒砌而成的矮屋旁有羊群悠闲地吃着草,时不时好奇地转头看着远道而来的人们。两边的峭壁横看成岭侧成峰,一道山涧奔流而下,成为南门峡水库的水源。
跋山涉水3公里后,终于来到了岩壁石刻文字前,刻凿在西沟谷底峭壁上的藏文六字真言和西宁守备部指挥崔麒的文字告诉我们,这里曾是西宁卫守军边界的一大咽喉地带。
祁文汝向记者介绍着岩壁上雕刻的内容:“西宁卫守备、都指挥崔(麒字已脱落):创,修菇、树義,榨一道。嘉靖二十八年八月十七日作。星第、指挥常熙、花择、朱勋、莫止郎、吴政、陈忠、千百户贺春、祁显。”
“这段文字是崔麒写的,大致意思为在嘉靖二十八年时,西宁卫一众人马为预防关外骑兵袭扰,来此处修葺边榨,为了明朝为民之大义,在此处作一道榨门保护百姓平安。日期后面的是人名,根据 《西宁府新志》 获知,崔麒为西宁卫分防守备,西宁通判为高第,岩壁上写的都指挥使星第、常照史料并无记载。”祁文汝说。
岩壁石刻文字旁边高耸的石壁上有一道笔直的痕迹,祁文汝告诉记者,南门峡在明王朝叫作红山口峡,这道痕迹很明显是人力所为,经考证和初步判断是当年的榨门修葺的遗迹。14世纪中期的明王朝,是中国历史上修筑长城的巅峰时代,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为了加强西宁卫的防御,明朝廷下令修筑边墙,构筑烽燧,这座榨门就是当年修筑明长城的举措之一。
周生胜告诉记者,文物遗迹作为考古研究的基础,是历史文化研究和现代科技文化创新、发展的依据,是先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具有正史、借鉴及教育等重要作用,其不但能够让人们对互助县特定时期的历史发展情况有直观的了解,也能够为当地历史学者提供实证信息,从而推动互助县文物工作的进一步保护研究。
南门峡岩壁石刻文字的发现,对互助县历史文化传承有着深远影响,更确定了明长城在明王朝的地位,也让明王朝的形象变得更加丰满立体。
青海明长城照耀过青海河湟地区年复一年的岁华枯荣,它曾呼啸边塞风沙,也曾升起万家灯火,于烽烟中沉没,厚载着沧海桑田的力量与矢志前行的坚定。
“南门峡岩壁石刻发现和考证为下一步研究青海明长城打下了很好的文献佐证基础。”周生胜表示,近期将为岩壁石刻修建一座保护棚,搜集整理资料,深入明长城及附属建筑所在乡镇村落,深挖互助长城所承载的建造技艺、历史故事,认真开展明长城保护员培训,为明长城(互助段)保护和利用工作提供可靠依据,提高广大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此外,根据明长城(互助段)沿线长城本体及附属建筑现状情况,实施分类指导,针对不同类别的文物本体及附属建筑制定不同的指导策略,做好长城本体及附属建筑抢险加固保护工程申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