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郝志臻)8月25日,土族纳顿传承发展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术论坛在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举行,旨在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民族文化,全力推进“喇家遗址、大禹故里、土族风情、黄河风光”四位一体的三川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加强民族团结进步。
青海省土族研究会会长、青海省政协原副主席鲍义志表示,纳顿作为黄河上游土族人民的独特文化形式,以庞大的场面,多变的队形,古朴的傩戏舞蹈,展示了三川地区土族人民多姿多彩的生活,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文旅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原一级巡视员、研究员马盛德表示,非遗见证了人类的创造力,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对今天人们的创造,是一个极大的激励。非遗保护的核心是传承人,要重视和传播非遗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精神价值;青海省土族研究会会长、青海省政协原副主席鲍义志表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各民族的文化认同。纳顿在历史长河中不断适应着时代前进的步伐,通过独特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彰显着鲜活的生命力,是中华民族民俗文化史上一块熠熠生辉的活化石,它所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需要努力去传承,让这一意识,在新的历史时期不断升华,成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文明的精神动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贡献力量。
近年来,民和县委县政府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传承和发展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全过程,以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创新的工作举措,统筹推进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持续巩固好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成果,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已经成为民和县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时代主旋律。
论坛上,来自省内外的数十位专家学者作了交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