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蒋晖 摄影报道
眼下正值小麦成熟的季节,走进海东市平安区古城回族乡的田间地头,远处的小麦已经由青变黄,一串串饱满充实的麦穗随着微风摇曳翻滚,农民挥洒的辛劳与滴落的汗水,经过大地的酝酿早已籽满粒饱。
连日来,沙沟回族乡各村的农户抢抓晴好天气收割小麦,确保颗粒归仓。麦田里的收割机、粮食装载机等农业机具轮番作业,在金色的麦田中来回穿梭。割麦、脱粒、秸秆打包等工序一气呵成。金黄饱满的麦粒从收割机中倾泻而下,农户忙着将脱粒的小麦装袋上车,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田间地头忙碌的身影绘就出一幅欣欣向荣的秋日丰收图。
“依托制种大县项目,我们今年种植了33.3公顷青麦10号,收成不错,谷粒饱满,亩产能达到550公斤,是个丰收年!”平安区海驿农牧场负责人贾桂莲高兴地说道。
在沙卡村宏盛马铃薯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田间地头,记者看到,收割机“咆哮着”进入油菜田,合作社的工人手握镰刀跟在收割机后面,收割没有收干净的油菜。“今年多亏了县上农科局免费提供的这几台收割机和四轮拖拉机,我们合作社的小麦、油菜收割效率大幅提高,不仅节省了人力,还极大地降低了成本,相比人工收割,每亩能节省200多元呢!”看着收割好的油菜被送上拉粮车,宏盛马铃薯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祁寿德满脸丰收的喜悦。
据平安区农业农村和科技局副局长王林介绍,平安区秋收工作已于8月初在川水地区拉开帷幕,截至目前已完成秋收2440公顷,其中小麦1266.6公顷、春油菜1000公顷、冬油菜40公顷、蚕豆133.3公顷。待秋收完成后,预计粮食作物总产量可达4.57万吨,油料作物0.97万吨,蔬菜4.63万吨。“今年的下一个秋收阶段,我们农科局将持续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督促和指导农民加快秋收生产,切实抓好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确保粮油颗粒归仓,奋力夺取秋收工作全面胜利。”王林说。
今年以来,平安区农业农村和科技局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把调整农业结构作为巩固粮食安全的重要抓手,紧紧围绕“稳粮、增菜、扩油、抓特”这一思路,优化调整种养结构、产品结构和区域结构,稳定粮油种植面积,扩大马铃薯和饲草种植面积,积极开展特色农产品的种植。年内完成种植农作物2.03万公顷,其中粮食作物10706.6公顷,油料作物4460公顷,蔬菜作物1586.6公顷,其他作物3546.6公顷。
为保证秋收工作顺利开展,自2017年以来,平安区农机站积极响应“机械强农助振兴”的号召,充分发挥轮式拖拉机、深松机、打捆机等30余台农机固定资产作用,免费提供给全区农户、合作社使用,为农业机械化发展、农事效率提高、农民增收事业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