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3-0028 海东日报社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花椒产业化让致富路越走越宽

□本报记者 李晓娟 通讯员 循组 王桂萍 摄影报道

眼下正是花椒收获的季节,连日来,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积石镇河北村的花椒也迎来了大丰收。

“你看我们的花椒又大又饱满,香麻味儿足得很,隔好远都能闻得到,摘过花椒的手上都是满满的花椒味!”河北村党支部书记马四力毛自豪地向前来采购的游客介绍道。

“河北村连片种植了50多亩花椒,一框湿花椒可以晒出一斤干花椒,目前市场上干花椒售价近200元一斤,每亩花椒地收益达到近1.5万元。”马四力毛介绍说,河北滩光线充足,很适合种植花椒,这里种植的花椒品种是山花椒,味道很纯正。

作为一名花椒种植大户,马四力毛有丰富的种植经验,今年他种植了1.1公顷花椒。他说:“花椒可以说是一种比较‘娇贵’的经济作物,对光照、土壤、培育的要求都很高,这两年村里的花椒树也有无故干枯的,为此,我们还专门从陕西省邀请了专家进行了‘问诊’,虽然今年花椒产量不如往年,但我们的椒农还是收益了。”

眼下的河北村,处处都是一片采收花椒的丰收景象。

采收花椒是一件“苦差事”,椒农要在狭小的树缝间,一颗一颗地采摘。虽然农业生产已经步入机械化,但河北村的椒农还是采用人工采摘,这是椒农们长久以来的经验。不少椒农表示,机械采摘会对花椒树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坏,严重影响来年挂果,手采花椒虽然慢,但不伤花椒树,来年的产量有保障。

在河北村的花椒地里,记者看到,椒农们戴着手套小心翼翼地采摘着,慢慢地穿梭在花椒林里,花椒林里时不时地传出椒农爽朗的笑声。

在河北村,花椒是增收致富的“金疙瘩”,是乡村振兴的“摇钱树”。

“花椒已经成了我们农民的又一增收渠道。”马四力毛说,河北村有近10公顷的村集体土地,村“两委”正在考虑将村集体土地用于培育花椒,顺带将村内的剩余劳动力吸收到种植、养护、采摘花椒上,后期可能会学习其他县区的做法,采取“村集体+专业合作社+大户+椒农”的方式抱团发展,形成花椒种植、采摘、烘干、精选、冷藏产品的产业链,把河北村花椒推出市县,将花椒产业发展成河北村群众的致富产业。

--> 2023-08-31 1 1 海东日报 content_41191.html 1 花椒产业化让致富路越走越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