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3-0028 海东日报社出版






上一篇        

“禁燃烟花爆竹”应成为全民共识

□本报评论员 金显花

“现在不论白天还是晚上都有人放烟花爆竹。乔迁、结婚、白事、升学、满月周岁要放,买个新车也要放……有凌晨放的、半夜放的、中午放的,还有爆竹就在我家窗户边爆炸的……家里有老人和小孩的,中午和晚上好不容易睡着,一阵爆竹声直接惊醒!”近日,市民李先生给本报热线打来电话称:在城市城区乱放烟花爆竹,对居民生活质量、居住安全、城市形象、生态环境都有非常大的影响,希望有关部门能进行整治。

噪音扰民、污染环境、影响市容、引发火灾事故……近年来,燃放烟花爆竹这个习俗,正遭受越来越多市民的质疑。针对群众的呼声,在我国许多城市都已出台相关规定或者条例,对于违反禁止燃放的情形及处罚也规定得很明确。按照规定,除了春节、政府批准的重大活动外,其余时间均为“禁燃期”。但在平时,我们还是经常可以看到,每当有商店开业、百姓婚丧嫁娶或是乔迁新居时,烟花爆竹照样会炸得乌烟瘴气。

实事求是来讲,烟花爆竹被禁止燃放,是有其客观现实基础的。一方面短期集中燃放烟花爆竹,会释放大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有害物质,没有燃尽的火药及剩余的灰尘也会造成可吸入颗粒物污染,导致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尤其是PM2.5浓度大幅度上升。这些气体和烟尘弥漫于空气中,造成空气浑浊,极易引起雾霾天气。如果人们长时间呼吸这种被污染的空气,会刺激呼吸道黏膜,伤害肺组织,引起或诱发气管炎、肺炎、肺气肿等疾病,尤其对患有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病人、老年人及少年儿童影响更大。另一方面,现代城市,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居住人口密度大,其空间已不适宜燃放烟花爆竹。烟花爆竹燃放后,除了增加火灾隐患外,最让人揪心的是好奇心重、安全意识差的孩子或是低龄儿童,是最容易因燃放烟花爆竹受伤的群体。另外,还有很大一部分人认为燃放烟花爆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但不妨仔细想想,现在的烟花爆竹威力远非过去所能比,不论是射程还是杀伤力都很强,这就使得这种习俗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如今,在海东,也有越来越多的市民身体力行支持“禁燃禁放”,这也反映出禁燃禁放烟花爆竹在社会上不断积累共识,全市各级政府部门和立法机关应当顺应这种舆情和民意,引导和培养关于限放、禁放问题的公共理性,最终成为科学的公共政策和立法行为。与此同时,改善空气质量、维护公共安全、保障人民健康,从来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既要靠刚性的法律规定,更要靠严格的制度执行。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下定决心、强化措施,扎实做好城区禁燃禁放烟花爆竹工作。要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配合,完善联动机制,夯实属地责任、行业监管责任,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另外,还要通过不定期发放传单、悬挂条幅、开展宣讲、网络宣传等多种手段,宣讲禁燃禁放相关规定及重要意义,提示广大居民要自觉遵守相关规定,支持烟花爆竹禁燃工作。

综上所述,笔者以为,“禁燃烟花爆竹”应成为全民共识。作为市民,每个人应从自身做起,不购买、不燃放烟花爆竹,既要以实际行动践行低碳环保理念,又要积极劝导他人不燃放烟花爆竹,将燃放烟花爆竹的传统让位于文明与健康,维护文明、低碳的社会新风尚。

--> 2023-09-07 1 1 海东日报 content_41487.html 1 “禁燃烟花爆竹”应成为全民共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