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3-0028 海东日报社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一份亮眼的答卷

□本报记者 周晓华

重点项目加速推进、产业发展积流成渊、改革创新活力迸发……今年以来,海东市乐都区锚定走在前、开新局的目标,在各方面、各领域敢为先锋、唯旗是夺,以不服输的韧劲和干劲,引领全区人民扬帆起航,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奏响了奋进的昂扬乐章。

上半年,乐都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50.15亿元,同比增长1.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6.9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0.21亿元;完成农作物播种32353.33公顷,整治耕地“非粮化”1133.33公顷,实施“双减”行动1.04万公顷,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1600公顷;精准落实助企暖企措施,帮助企业纾困230余次……

一个个沉甸甸的数字,阐释了成绩单背后的付出与努力;一串串平实的数字,也见证了乐都区不断向前的稳健步伐。

绘就宏图

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新时代吹响了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这既是一场时代大考,更是一个现实命题。

完成播种面积32353.33公顷;完成蔬菜种植4180公顷;推广全膜覆盖栽培秋覆膜技术8000公顷;创建马铃薯绿色高质高效田2000公顷,推广施用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17466.67公顷……

农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今年以来,乐都区牢牢抓住农业发展这一民生大计,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农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农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农产品产量和品质实现“双飞跃”,一幅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经济强。乐都区持续强化服务意识,竭力创设条件,深入企业听声音,采取提前谋划、靠前服务、及时跟踪等措施,线上线下结合,用心做好服务保障,稳步推进项目工作有序开展。

记者了解到,上半年,乐都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7.11亿元,规上企业复工率达到92.3%。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3亿元,同比增长114.4%。续建项目6项,完成投资0.49亿元……

一组崭新的数据,频频刷新历年的同期,见证着乐都区产业项目建设的速度与激情。

9月3日,万众瞩目的乐都唐道·618盛大开街。这是乐都区开展文旅消费系列活动 ,加强消费营销的一个缩影。今年上半年,乐都区共接待游客225.3万人次,同比增长62.2%,实现旅游总收入4.34亿元,同比增长27.6%。

乐都区利用节假日,组织区内外商贸企业、个体参加促销打折活动,充分发挥线上引流的功能,吸引线上消费,实现了以节会带人气、以节会促消费的目标。

上半年,乐都区共计投入促消费资金13.46万元,带动消费739.9万元,并积极组织140家(次)企业,开展下乡促销等活动,实现销售额205.7万元。实现城镇消费品零售额7.4亿元,同比增长10%;实现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86亿元,同比增长9.1%;实现餐饮收入1.52亿元,同比增长10.9%,实现商品零售额10.74亿元,同比增长9.7%。

全力以赴

推动项目建设提质增效

初秋时节,行走在彩陶故里,处处涌动着开放、开发、创业、兴业的滚滚热潮,激荡着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在各项目建设现场,只见塔吊处处林立、机器轰鸣,工程车来回穿梭,施工人员忙碌作业……一幅幅催人奋进的场景、一个个快速推进的项目,奏唱出一曲曲昂扬向上的铿锵旋律。

发展经济,项目建设始终是关键。上半年,乐都区续建项目80项,复工77项,复工率达96%;86项新建项目,开工45项,开工率达52%。积极推进2022年乐都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引胜沟防洪工程(三期)、洪水镇双二村至蒲台乡头庄公路工程、凤山中学二期、高店镇卫生院迁建项目等在建项目复工复产,实现了投资力度不减弱、项目建设不断档、项目平稳有序实施,完成了更多的实物工作量。持续推进水磨湾村至峰堆乡公路工程、海东市长城国家文化公园(乐都段)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黄河流域支流区乐都区节水改造提升工程等新建项目建设进度。

一个好项目的落户,不仅能给乐都这座城市带来真金白银,更能撬动一整条产业链的升级。

乐都区全力以赴促投资、稳增长,严格目标管理,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落实,各类企业复工复产,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平稳,并结合省市出台的相关文件政策,制定印发《海东市乐都区经济运行调度工作方案》《海东市乐都区项目清单式管理机制》。

在统筹推进城乡建设方面,乐都区实施项目10项,总投资3.11亿元。开工建设了乐都区2023年老旧小区改造建设项目、黄河流域支流区乐都区节水改造提升工程等,上半年完成投资1.01亿元。交通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实施项目18项,总投资2.81亿元,总建设里程319.16公里。农田水利建设继续加强,实施项目4项,总投资4.13亿元。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吸引力、竞争力,更是驱动力。把企业家当“自家人”,把企业的事当“自家事”,乐都区以最大的诚意感动客商,以最优的环境留住客商。

结合《青海省全面开展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乐都区全方位改善投资环境和营商环境,着力提升服务便民化。印发《乐都区助企暖企实施方案》,拿出硬核举措,面对面、实打实帮助企业纾困解难,进一步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增强市场主体活力。

积流成渊,蛟龙生焉。乐都区的产业发展如春潮涌动,勾勒出气象万千的新图景。

民生答卷

绘就幸福底色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从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到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业有所扶……一直以来,乐都区以民心民声为导向、以民意民盼为引领,全方位谋划民生工作和社会事业发展,切实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摆在突出位置。

今年上半年,乐都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416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535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人数18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零就业家庭援助率达到100%;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4万人……

一项项民生工程,一件件民生实事,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了直抵心扉的民生温度,不断刷新着人民群众心中的幸福指数。 (下转02版)

(上接01版)

乐都区扎实办好各项民生实事,这其中有细致入微的人文关怀,也有大手笔的擘画、大动作的落实,每一项民生清单的兑现,都推动着乐都群众幸福指数的不断攀升。

8月31日,走进乐都区岗沟学校,只见学生们或跟着小伙伴一起,或在父母的陪伴下陆续到校。“新的环境,新的起点,我希望通过努力学习和参与各种活动,能够得到全面发展。”说起自己的新学期打算,七年级四班学生李佳琪笑着说。

对于已在岗沟学校附近购房的陈女士而言,乐都区岗沟学校的落地,使孩子在家门口就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幸福感满满。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生大事。乐都区坚持“小切口”解决教育领域突出问题,加快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大力推进“全面改薄”,均衡发展城区学校布局调整。凤山中学、磨台小学教学楼、第七幼儿园、高庙中学运动场、古城大街小学扩建工程等项目有序推进,促进了区域教育内涵式发展。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乐都区扎实推进统一城乡居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工作,实现一站式报销,定点医疗机构全部落实了一窗口受理、一站式服务、一票制结算,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了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三重保障范围,就医结算更加便捷,患者及时得到诊治,提升了对贫困人口的服务质量。

这份民生答卷是乐都区以项目建设推动民生持续改善、城市快速发展的一个方面。

厚植生态底色

守护碧水清波

绿化,一头连着生态环境,一头连着民生福祉。

近日,记者跟随乐都区墩顶山林场场长权永龙,来到位于乐都主城区南部的墩顶山深处。

站在半山腰放眼望去,只见漫山遍野的青海云杉、祁连圆柏等树木阶梯式在山坡上傲然挺立,红沙柳、柠条等灌木牢牢扎根土地,焕发着勃勃生机,除了山顶和断崖处有小块裸露土地,其余山体都被近半米高的杂草遮挡得严严实实。绿色掩映中,乐都区主城区清晰可见。

“以前基本都是光秃秃的,别说树了,连草都没有几棵。一到春秋季节,满城区都是从南北两山刮下来的土和沙子,空气质量特别差。”回想起以前的荒山,再对比如今绿油油的山野,权永龙欣慰地说。

正如权永龙所言,如今的乐都区无论是城区还是农村,绿水逶迤,青山相向,抬头仰望是清新的蓝,环顾四周是怡人的绿。

今年上半年,乐都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181天,湟水河断面水质达Ⅲ类。完成营造林1000公顷,组织开展10万人次春季义务植树,栽植各类苗木73万株,完成城区102万平方米公共绿地日常养护及补栽补种工作。扎实开展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全方位“体检”、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警示片、2023年护航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督察反馈等各类巡视督察问题整改,扎实做好祁连山南麓乐都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后半篇”文章。实施北山五乡镇农村人饮提质增效、农灌渠改造提升等人饮灌溉项目,进一步提升了群众生产生活供水保障能力。

“我是土生土长的乐都人,现如今乐都变漂亮了,尤其是大规模绿化后,实现推窗见绿,出门即景,几分钟就能到小绿地,十来分钟就能到大公园去锻炼和打卡,整个城市的湿度增加,生活更适宜了。”家住乐都区百和锦庭小区的张女士说。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就是幸福。从城市到乡村,一抹抹绿色诉说着生态建设的梦想。如今的乐都,正以一种大手笔、大气魄的姿态,由内至外华丽转身,以无穷的魅力书写生态环保新篇章。

大道如虹踏歌行,筑梦路上再出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乐都区将以解放思想的闯劲、滴水穿石的韧劲、真抓实干的拼劲,推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成就、展现新气象,奋力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2023-09-07 1 1 海东日报 content_41493.html 1 一份亮眼的答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