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朵玉雪)近日,为加强对驻村干部的跟踪培养,做好驻村工作队各项服务保障工作,让驻村干部在乡村振兴一线更好发挥作用,海东市平安区把抓好驻村干部关心关爱作为驻村干部管理的重要抓手,多措并举落实关爱保障措施,确保驻村干部在基层干得舒心、干得放心、干得安心。
平安区大部分脱贫村远离乡镇(街道),周边没有饭馆,为有效解决驻村干部吃饭难题,平安区安排各选派单位会同乡镇(街道)以脱贫村为单位建设“村级厨房”47个,为驻村工作队配备灶具、炊具、餐具等厨房用具。同时,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推行“搭伙做饭”等方式,使驻村干部们在同吃一锅饭之余谈工作、谋发展,既有效解决了驻村干部吃饭问题,又增进了驻村干部之间的交流。
在冬季来临之前,平安区组织各乡镇(街道)结合日常督查对脱贫村和乡村振兴重点村村级综合办公服务中心内用水、用电、用网、取暖等情况开展全面自查整改。各选派单位、脱贫村和乡村振兴重点村从公用经费和村集体经济收益中列支36.4万元,为7个村级综合办公服务中心解决房屋漏雨问题,为13个村安装天然气锅炉,为34个村配备热风机、电暖气、空调、水暖床垫等取暖设备,确保驻村干部住得下、驻得好。
平安区委组织部了解到部分村级综合办公服务中心距离周边厕所较远、照明设施不全,导致驻村干部尤其是女干部夜间“如厕难”,第一时间协调相关派出单位、乡镇党委、区农业农村和科技局,结合厕所革命项目,以方便驻村干部如厕为原则,通过在村级综合办公服务中心内改建厕所、新建室外厕所、加装照明灯等方式,切实解决16个村驻村女干部“如厕难”问题。
同时,为进一步压紧压实各乡镇(街道)、选派单位对驻村干部的管理责任,有效开展沟通协调,平安区召开驻村干部管理工作会议,由区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与32家选派单位签订《驻村干部管理承诺书》,向省市18家选派单位发函商签《驻村干部管理承诺书》,明确驻村干部日常工作和生活情况的联系协调方式,有效确保各选派单位第一时间掌握驻村干部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问题和诉求,从工作上、生活上全面关心关爱驻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