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3-0028 海东日报社出版






上一篇        

互助“七彩农业”交出亮眼成绩单

□本报记者 巴迎桂 通讯员 田晓昕 摄影报道

产业兴,村民富。近日,在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台子乡富农蔬菜专业合作社的瓜果蔬菜大棚内,种植的绿叶菜陆续进入成熟期,即将争“鲜”上市。

白菜、香菜、生菜、油菜、上海青……大棚内一株株绿菜焕发着生机,村民干劲十足,忙着收割、分拣、装袋……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的农忙冬景图。

兴一个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群众。去年以来,互助县农业农村和科技局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八大行动”,赓续品牌强农理念,聚力打造“七彩农业”金色名片,全面推进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聚力建设全省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先行示范县,全县农业农村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农业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

眼下,正值温室大棚西瓜育苗时期,尽管外面天寒地冻,但育苗大棚里温暖如春。记者在互助县丹麻镇东家村大棚种植户董青林的棚内看到,西瓜幼苗已破土而出,成片的绿色嫩芽整齐有序地排列在育苗床上,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在现场指导的互助县蔬菜技术服务中心副主任李有全向记者介绍:“ 2023年,互助县在南门峡镇、台子乡、林川乡等10个乡镇共建立‘供港澳’蔬菜基地16个,面积达1266.67公顷,其中960公顷已通过海关备案认证,全县共生产各类‘供港澳’蔬菜3.8万吨,产值超1亿元,共带动劳动力19万人次,劳务收入达2000万元以上,为打造有机农副产品输出地和‘七彩农业’名片奠定了坚实基础。”

良种是发展现代畜牧业的“芯片”。去年以来,互助县依托优良的种薯品质和过硬的生产技术,让互助县马铃薯生产发展一直走在全省前列,2023年10月,互助县马铃薯微型薯“雾培法”生产技术获得成功。

互助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助理农艺师陶英青告诉记者:“马铃薯微型薯‘雾培法’生产技术平均单株结薯数达30粒至50粒,最高可达到80粒以上,是传统基质栽培的20倍以上,而且生产自动化程度高,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做好土特产文章,是打响“七彩农业”品牌的关键举措。截至2023年,全县已注册登记8大类95个农畜产品商标,认证农产品地理标志9个、绿色蔬菜11个、绿色食品4个,“两品一标”农产品占农产品总量的60%,标准入户率达80%,互助马铃薯、互助长白葱、“互丰”杂交油菜、“汉尧”菜籽油等特色农产品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正在不断提高。

过去一年,互助县粮食作物产量达14.07万吨,创造了10年来的新高;全县累计向省内外输出各类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超过45万吨,产值超过17亿元;全县粮油特色制繁种规模达6666.67公顷,生产各类良种达4.6万吨以上;蔬菜、草莓种苗工厂化培育达3500万株以上,种苗自给率和商品化率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回望2023年,互助县全县“三农”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荣获全国农业农村系统先进集体,成功入选2023年全国油菜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国家科技部第二批创新型县建设名单,参展的“互媚”牌产品荣获第八届农产品展交会金奖,互助马铃薯获评青海省农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特优”等级,并先后成功举办互助县高原现代农业及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论坛暨互助县首届高原特色冷凉蔬菜推介会,青海省春耕备耕现场推进会等活动,青海高原特色冷凉蔬菜首次从互助县发往中国香港……

通过全县上下一年来不断地付出和努力,“七彩农业”已经成为重要名片之一,一幅“农”墨重彩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土乡大地徐徐铺展。

--> 2024-01-26 1 1 海东日报 content_47820.html 1 互助“七彩农业”交出亮眼成绩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