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3-0028 海东日报社出版






         下一篇

海东全力打造法治文化建设新高地

本报讯(记者 贾丽娜 通讯员 韩璐)近年来,海东市主动适应法治建设新方向、新起点、新要求、新模式,立足河湟文化、人文积淀,以地域特色法治文化塑造为重点,着力在增强法治认同感和感染力上下功夫,全力打造法治文化建设新高地。

海东市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积极在“东方庞贝”喇家遗址、“高原小故宫”瞿昙寺、“流淌成河”的柳湾彩陶等历史遗址中融入法治元素,在群众休闲聚集的公园广场、主要街区、文化活动中心、村(社区)办公场所、农家书屋等地点,建成“覆盖城乡、便捷民众、设置合理、形式多样”的法治文化阵地。选用贴近群众生产生活的法律条文、名言警句、举案说法、文艺演出、生活格言、法治展览、法治书画、法治历史人物等内容,引导群众自觉学法、守法、用法,法治文化教育、熏陶、浸润功能进一步彰显。

《海东市移风易俗促进条例》作为全国首个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的地方性法规,已纳入全市92%的行政村、社区的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海东市河湟文化保护条例》作为全国首部保护传承弘扬河湟文化制定的地方性法规,为保护传承弘扬河湟文化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通过在立法过程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在执法和司法阶段做到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在守法环节中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地融入法治建设的全过程,借助法治的规范和保障作用,为推进法治建设进程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同时,海东市坚持抓住“关键少数”,将法治教育列为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和各级党校培训的重点内容,纳入新提拔领导干部任前法治考试必学、必考内容,领导干部旁听庭审制度有效落实,书面述法和专题述法全面覆盖,纪法衔接积极推进,法治督察和法治政府示范创建成效明显。

此外,海东市积极探索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加强法律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整合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实现了全市村(社区)法律顾问全覆盖。充分发挥法律服务人才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当事人合法权益中的作用,为法治海东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人才支撑。

--> 2024-07-05 1 1 海东日报 content_54220.html 1 海东全力打造法治文化建设新高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