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3-0028 海东日报社出版






         下一篇

一群人,一件事

——来自海东市绿色发展一线的系列报道(四)

□青茉莉

“我女儿今年6月22日就九岁了。”这是冶忠英的微信留言。因为不懂手语,和冶忠英的“交谈”只能通过微信进行。

在青海宝恒绿色建筑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车间里,冶忠英一直在埋头干活,脸上不时有汗珠滚落下来。车间很大,制作窗户的玻璃、铝合金等材料在地上堆积着。冶忠英正在切割窗框,火花不时围着他飞舞。

他终于看到对准他的镜头,下意识地躲避了一下,继而微微一笑。给他打招呼时,他也是以微笑作答,旁边的工友说,他是一名聋哑人。

36岁的冶忠英老家在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巴州镇上宣村,这也是他在微信上留言告诉我的。刚出生时冶忠英是健康的,在他还不记事时,一次重感冒改写了他的一生:去诊所打完针后就成了聋哑人。在青海农村,在那个年代,这种例子并不鲜见,国家级非遗项目下弦的传承人刘延彪也是在两三岁时打了青霉素变成了盲人,成名后的他被人们称作“青海阿炳”。

落下残疾的冶忠英注定要比常人多一些坎坷和磨砺。记事后,他只能眼巴巴地望着其他孩子背着书包去学校上学,他多么渴望也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但现实却是如此残酷!有很多次他偷偷躲在学校的院墙外,侧耳倾“听”孩子们的琅琅读书声。

命运终于眷顾到这个农村孩子,冶忠英12岁时,终于有了上学的机会,只身前往省城,走进了青海省特殊教育学校一年级的教室里。

青海省特殊教育学校于1984年筹建,是一所集视障、听障、智障三类残疾人教育的学校,设有小学、初中、中专三个层次和全省残疾人职业技术教育、特教师资培训于一体的全日制、寄宿制综合性残疾人教育学校。办学半个世纪,至少有上千名残疾人在这里毕业并走上工作岗位。

冶忠英非常珍惜这次上学的机会,在老师的耐心讲授下,他学会了拼音、汉字,否则现在都无法通过微信和别人交流。

20世纪八九十年代,青海农村经济还非常落后,和众多农村家庭一样,当时冶忠英家也可以用“极度贫穷”一词来形容。父母常年病魔缠身,家里的重担只能由他和哥哥承担。13岁从青海省特殊教育学校毕业后,冶忠英就踏上了打工之路。

13岁,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多么阳光灿烂而又稚嫩的年龄,可对冶忠英来说,13岁的他就已经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建筑工地、车站货场上都曾出现他劳碌的身影。

冶忠英东奔西跑打工的生涯终于有了转机。青海宝恒绿色建筑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之前,在民和县有一间制作窗户的小作坊,别看是小作坊,因为比较专业,客户源源不断,冶忠英在这里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当青海宝恒落户海东工业园区乐都工业园时,冶忠英也跟了过来,成为一名产业工人。

收入比之前相对稳定,整个人也觉得安稳。2014年,经人介绍他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妻子给他生下一双儿女,最终还是离他而去,孩子只能由年老体衰的父母照顾。

“31号晚上下班后我就要回家了,明天请了一天假,陪女儿一起去学校参加演出。”“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冶忠英坐上了回民和的班车,自身的经历一再告诉他,不能让孩子受委屈,要尽最大努力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这才是他的幸福源泉。

“我从小喜欢打篮球,也参加过很多比赛,拿过很多奖,因为家里实在太困难了,我不得不放弃了自己的梦想。”冶忠英留下这些只言片语后和我们暂时告别,他希望有那么一天,我们能够到他家里去做客。

让我们共同期待吧!

曹世军和冶忠英的体格完全不同,冶忠英看上去非常壮实,有点“型男”的感觉,而曹世军偏瘦,一副柔弱的模样。不过曹世军和冶忠英一样,也是一家六口的顶梁柱。

从乐都城区前往芦花乡营盘湾村,一路惊险无比,弯弯曲曲的挂壁公路就像一条飘带,在浑厚的大山间随意飘荡,山上的植被稀稀拉拉,也可以说根本就没有什么植被。

这里被称为乐都区的下北山,层层叠叠的山头一望无际,沟壑纵横中,偶尔有那么几个村落散布在山坡或沟底。曹世军就生于此、长于斯。

都说靠山吃山。可这里的山全部是由厚厚的黄土堆积而成的,根本没有什么可“吃”的地方,种在这里的庄稼成不成都要靠“天意”,风调雨顺时每家每户的地窖里还能存上一些土豆,吃上一个冬天,如果遇到干旱少雨的年景,饿肚子都有可能。

“走出大山”成为一代又一代下北山人的梦想,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不少下北山人走出大山,或去务工,或从事餐饮等,为摆脱贫困而不懈奋斗。2018年,在脱贫攻坚的号角声中,地处下北山的芦花、马厂等乡整体易地搬迁至乐都城区梦圆居安置小区,终于了却了当地群众挪出“穷窝”的夙愿。

曹世军从小就爱仰望天空,白天放羊时躺在山坡上张望蓝天白云,他多么希望自己就是那只鹰,能够自如地飞越大山,去自己想去的地方。晚上,躺在土坯房顶看星空,他希望自己就是那颗最明亮的星星。

长大后,曹世军终于走出大山,但他没有鹰的自由自在,也没有星星的深邃惬意,他要靠勤劳的双手填饱肚子、撑起一个家。小工、泥瓦匠、粉刷匠等等,他都干过,在建筑工地干久了,头脑活络的他拉起一支小队伍,当起了“包工头”。说是“包工头”,还不如说是“牵头人”,曹世军的主要工作就是揽活,找到活大家一起干,最后他挣的不过是自己干活的那一份辛苦钱,好的时候一年能挣个七八万元,但这几年活少,靠出苦力挣钱也没那么容易了。

四年前,曹世军在“包工头”的岗位上“光荣退休”,进入青海宝恒上班,他的手艺没的说,日薪能拿到280元,一年算下来不比当“包工头”少,最主要的是收入稳定,不用东奔西跑去找活。

“我都42岁了,也该过个安稳日子了。”为了孩子上学,曹世军早已在乐都城区买了房子,每天上班下班,他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工薪族。

同样的故事也在吴登海身上发生,只不过脚本作了一点修改。

乐都区岗沟街道熊沈家村地处城乡接合部,湟水从上游汹涌而来,看似没在这里停留,又向下游汹涌而去,实则将携裹的部分泥沙沉淀在这里,给亿万年来冲刷出的乐都盆地带来肥沃的泥土,土壤类型以栗钙土和灰钙土为主,有机质丰富,物理性状良好,加之地下水资源丰富,很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因此,沿湟一带紫皮大蒜、大樱桃、长辣椒等成为乐都响当当的农产品品牌。

就拿乐都长辣椒来说,皮薄、肉厚、香辣适中,品质好,非常受消费者的喜爱。乐都辣椒种植历史悠久,长辣椒是1986年左右以碾伯牛角椒为母本,以猪大肠辣椒为父本,采用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经检测,其干物质为9.49%,比山东辣椒高4.49%;每100克中辣色素含量为0.05毫克,比山东辣椒高0.02毫克;每100克中维生素C含量为109.3毫克,比山东辣椒高47.3毫克。乐都长辣椒由此获得诸多荣誉:1995年,乐都长辣椒在全国农展会上获得银奖;2005年,乐都长辣椒在青海省农展会上被评为“青海省高原特色农畜产品展示会农产品”;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乐都长辣椒”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乐都大樱桃、乐都紫皮大蒜同样也都是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说了这么多题外话,是想证明祖祖辈辈生活在熊沈家村的人们能够因地而富,可事实并非如此。吴登海一家四口人,在村里只有8分地,土地再肥沃也不可能种出金疙瘩。

没办法,为了养活一家老小,吴登海只能去打工,并学会了做木工。四年前,他终于结束了朝不保夕的打工生涯,成为青海宝恒的一名产业工人,他的木工手艺在这里也得到充分发挥,制作绿色建筑产品的模具几乎都出自他的手。

在青海鸿利通金属科技有限公司,企业绿色发展带动就业的故事也在同步上演。

马尚林,53岁,家住乐都区高庙镇马家村,小时候家庭困难,早早就外出打工,主要干装卸工,那时装卸一吨货物4块钱,他一天装卸5吨,能挣20块钱,装卸的货物主要是滑石粉、水泥等,可以说是又脏又累。好不容易攒下点钱,26岁才娶上媳妇,如今年纪大了,瘦弱的他再也干不动体力活了,就来厂里干起了保安,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

邹金花,乐都区洪水镇阿西村人,汤阿高载能工业集中区就在她们村子旁,来厂里干活可以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老公李兆海是电工,在村里也是个有技术的人。邹金花来厂里一年,也学到了一门“技术”——操作炼钢炉,只见她手拿遥控器,在她的遥控下,炼钢炉就像是一只只温顺的绵羊,出炉、倒铁汁、回炉一气呵成,比她绣花还娴熟。

庞元存,家住民和县川口镇史纳村,兄弟四个,一个开推土机,一个在跑私家车,还有一个开起了洗车行,他在厂里感觉还算稳定一些,只要下力气就能有饭吃……

一个个名字,一幅幅面孔,也许用不了多久就会让人淡忘,因为他们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但他们融入其中的新时代,不自觉间融入其中的绿色产业,终将会在人类历史上留下辉煌的一笔!

--> 2024-07-19 ——来自海东市绿色发展一线的系列报道(四) 1 1 海东日报 content_54780.html 1 一群人,一件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