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邓成财)近年来,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主动融入省委省政府构建“两屏三区”生态安全格局和国家公园示范省战略布局,立足“三个最大”省情定位,聚焦打造生态文明高地,把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统筹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构建减污、降碳、扩绿、增长的协同发展格局,推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互助县充分发挥“三线一单”的宏观调控和战略引导作用,加强与县域重大规划编制的有效衔接,将“三线一单”提出的生态环境质量目标和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融入各项规划编制的全过程,指导规划编制优化调整,使产业准入、城镇建设、资源开发等空间布局更趋合理。积极探索零碳经济发展新路径,全省首个零碳经济服务中心在互助挂牌运行,率先完成全省首笔碳汇产品期权交易和首笔跨境碳资产现货业务交易。启动首个基于餐厨垃圾处理碳汇研究和价值转化技术的零碳科研项目,与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合作共建“国家级双碳产业创新中心”。引导水泥、铁合金行业开展行业基准水平提升,4家铁合金企业共投资6591万元实施了定点浇铸、自动上料项目,汉尧、通达油脂等企业入围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名单,天佑德青稞酒、金圆水泥等4家企业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省级“绿色工厂”。加快运营班线车纯电动更新进度,加强黄标车淘汰和机动车尾气排放管理,积极实施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和农光互补等项目,有序推进天然气入户工程,哈拉直沟乡等4个乡镇政府煤改电项目建成投运,绿色低碳产业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同时,全面推进大气、水、土壤以及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协同治理,先后投资1.4亿元,实施生活污水管网、人工湿地等项目,结合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持续强化对违规取水、违法排污等违法行为的监管处罚力度,深入推进排污口溯源监测、排查整治,水环境质量不断改善。扎实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化肥、农药使用量明显减少,农田残膜规范收集处置,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积极有序推进建筑垃圾填埋场项目建设,加强7座生活垃圾填埋场监督监管,引导公众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处置,积极探索生活垃圾热处理和餐厨垃圾生物处理方式,不断提高固体废物处理能力。扎实开展巩固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成效三年行动,强化矿山生态修复治理,高标准实施造林绿化工程,东和乡麻吉村等7个村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命名为“国家森林乡村”;加大生态村镇创建力度,创建省级生态乡镇5个、省级生态村85个。大白鹭、黑鹳等珍稀鸟类频繁出现在南门峡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明显提升。持续深入开展“净美互助”行动和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成功打造29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县级样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