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3-0028 海东日报社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土特产”托起致富金饭碗

□本报记者 祁树江

沃野皆良田,黑土翻“金豆”。近日,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雄先藏族乡的马铃薯迎来了收获季,一块块马铃薯地里人头攒动,机器轰鸣,一垄垄个大饱满且散发着泥土清香的马铃薯接连破土而出,迅速堆满了田间地垄,处处呈现出一片丰收的喜悦。

产业兴旺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基础。近年来,雄先乡紧紧围绕“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着眼乡域实际,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产业,持续把发展马铃薯种植产业作为助推农业转型升级、推进乡村振兴、持续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积极探索“统种共富”新型土地合作经营模式,打造了规模较大、连片性强的马铃薯种植区,有效解决了耕地细碎化、种地效益低、老龄农民耕种难等一系列问题。

“年初看着村里的大片田地,我就一直琢磨怎么才能发挥这片沃土的优势,带领大家一起致富。”雄先乡完加村党支部书记多杰当智说。后来,经雄先乡党委、政府多次调研,积极沟通协调争取到192万的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后,全部投入村集体经济种植项目,最终决定流转全村103户村民的107余公顷耕地实施马铃薯“统种共富”项目。

“洋芋种植投入低、效益高、风险小,将撂荒地进行复耕种植,不仅改善了农村的生态环境,还可以通过盘活撂荒地获得收益,采购的农机具和配套机械,能够长期有效改善本村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带动扩大本村及周边农户的马铃薯生产规模。207公顷“统种”耕地,农业产值收益预计可达320余万元,182户农户可增收1.7余万元。”雄先乡副乡长张栋介绍到。

完加村的村集体经济种植项目,只是雄先乡发展马铃薯产业的一个缩影。如今,马铃薯已经成为雄先乡的特色产业,有力推动了当地群众致富增收,成为既让村民鼓起“粮袋子”,又让村民鼓起“钱袋子”的富民产业。全乡共种植马铃薯1200公顷,年产量预计可达4.5万吨,产值3600万元,促进附近群众就业250余人。

“雄先乡将紧紧抓住乡村振兴战略契机,不断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积极引导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发展特色农业,在稳产量、扩规模的基础上拓宽产业链条,把小土豆做成大产业,进一步帮助农户实现稳增收、快致富。”雄先乡党委书记马成说。

--> 2024-09-16 1 1 海东日报 content_57540.html 1 “土特产”托起致富金饭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