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3-0028 海东日报社出版






         下一篇

漫谈青海人口中的“烟瘴”

□刘玮

小时候,笔者经常听大人们说,某某地方上去烟瘴大,人受不了。河湟花儿里也唱道:“拉脊山上的烟瘴大,磨石沟峡里的水大;我维的花儿是姑娘家,娶过门了闪下。”“阿拉古山上的烟瘴大,大通河里的水大;不说你尕妹的脾气瞎,还说是阿哥的气大。”《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征南中渡泸水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唐代诗人胡曾还留下了“五月驱兵入不毛,月明泸水瘴烟高。誓将雄略酬三顾,岂惮征蛮七纵劳”的诗句。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曲麻河乡的长江上游第一个大峡谷,名字就叫烟瘴挂。

烟瘴,历来又名瘴、瘴疠、瘴气、冷瘴、瘴疟等。“瘴”字原写作“障”,《说文解字》中释“障”为“隔也”,因为古代的地理区划往往是根据山川阻隔而成。西汉刘安《淮南子·地形训》中讨论了不同气候地理环境对人体的影响,把“障”同“山”“泽”“风”“林”“木”“暑”“寒”等地理气候的自然状态并列,认为不同地区的人们一旦跨越了地理阻隔,便会产生“障气”。后来,“瘴气”渐渐取代“障气”,被用来指代一种出现在特定地理气候条件下的疾病。

古人对瘴气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神农本草经》中认为瘴气是一种能令人致病的邪气。南北朝时期,西北边疆地区特有的高原反应亦被视作瘴气的一种,称为“冷瘴”。南朝顾野王在《玉篇》中第一次将瘴气当作一种疾病。北宋朝廷编纂的《圣济总录》认为“七八月之间,山岚烟雾蛇虺郁毒之气尤甚,故当是时,瘴疾大作”。说明人们已认识到山林中的烟雾和蛇虺郁毒之气是形成瘴气的原因。明清时期,人们对瘴气的地域特点、形成要素等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进入20世纪,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所谓的烟瘴、瘴气,在古代南方是以疟疾为主的热带病;在青海、西藏等地则是以高原反应为主的高原病。我国岭南地区及西南边疆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山高林密,雨水丰沛,高湿高热的气候环境再加上死亡动植物的腐烂,容易滋生各种细菌和有害气体,以至于山川林木间盘郁聚集着危害人体健康的雾气——瘴气。于是,古人便认为疟疾是由这瘴气引起的。而地处青藏高原的青海,山脉纵横,峰峦叠嶂,境内有祁连山、昆仑山、阿尼玛卿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等高山横亘,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自然成为高原病——烟瘴的高发地区。高原病是发生在高海拔低氧环境下的一种特发性疾病,其发病基础是低氧导致的病理生理改变,根据发病急缓可以分为急性、慢性两大类,其中发病率最高的是急性高原病。急性高原病是指人群从低海拔地区进入高海拔地区时,因缺氧而出现的以头痛为主,并伴有头晕、恶心呕吐、心慌、失眠、食欲减退、疲劳乏力等症状的病症。

爬梳史籍,发现其中不乏对高原病的记载。《汉书·西域传》在谈到汉武帝时期罽宾国的交通时写道:“又历大头痛、小头痛之山,赤土、身热之阪,令人身热无色,头痛呕吐,驴畜尽然。”据考证,“大头痛、小头痛之山”在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西南。这里所记载的“身热无色,头痛呕吐”等症状就是高原反应。《魏书·高宗纪》记载,北魏和平元年(公元460年),文成皇帝拓跋濬“诏征西大将军、阳平王新成等督统万、高平诸军出南道,南郡公李惠等督凉州诸军出北道,讨吐谷浑拾寅……九月,诸军济河追之,遇瘴气,多有疫疾,乃引军还。”这里北魏军队所遇到的“瘴气”也是高原病。《南齐书》中说河南匈奴地“辄有障气,使人断气,牛马得之,疲汗不能行”。这里的“河南匈奴地”指的就是位于今甘肃、青海黄河以南一带吐谷浑的领地,这些症状都是高原病的症状。《北史》中记载了隋炀帝曾于大业五年(公元609年)亲征吐谷浑,武威太守樊子盖“以彼多瘴气,献青木香御雾露”。唐代杜佑《通典·边防典六》记载吐蕃地理时写道:“地有冷瘴,令人气急,不甚为害。”成书于乾隆年间的《卫藏通志》中把高原病称为“瘴气、瘴疠、烟瘴、葛仓(藏语,意即头痛)”等。纪晓岚在《河源纪略》中提到积石山时,说这里“积雪成冰,历年不消,峰亦皆白,形势险峻,瘴气甚重,人罕登陟……”

唐高宗咸亨元年(公元670年),唐朝以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率领左卫员外大将军阿史那道真、右卫将军郭待封,以十万大军远征吐蕃,最终在大非川战役(今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切吉草原)中全军覆没。大非川战役失利固然有郭待封“多违节度”等主观原因,但客观上,薛仁贵所率十万人马几乎全部来自低海拔的内地,短时间内进入高原作战,最容易发生高原反应。更何况薛仁贵指挥部队“轻锐倍道”,大军缺乏逐步适应高原环境的时间,增加了发生高原病的几率,作战能力势必会大打折扣。大非川战役惨败后,唐高宗对薛仁贵说:“有人云,卿乌海城下自不击贼,致使失利,朕所恨者,唯此事耳。”皇帝对薛仁贵不主动出击这一点耿耿于怀。现在看来,薛仁贵当时之所以消极避战,很有可能是因为唐军队伍中发生了高原反应。即使他有心与吐蕃军队决一死战,客观条件也不允许。

高原病的一系列症状都是由于高海拔和缺氧而出现的。但直到1774年英国化学家普里斯特利才发现了氧气,1778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才正式命名了氧气。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清末科学巨匠徐寿在《化学鉴原》一书中才第一次把氧气的概念引入中国(当时译作“养气”)。因此,古代人无法正确认识高原病也在情理之中。20世纪以来,国人开始逐渐认识并了解高原病。1914年,河湟名士周希武奉派前往玉树查勘界务,并调查甘川藏边界纠纷,随后写成了《玉树调查记》一书。书中写道:“十一月十三日,即农历九月二十六日,信宿黄河南岸……古人述出塞之苦,李陵《答苏武书》及《吊古战场文》约略尽之,而此次行役之苦,则有较古人所言尤为甚者……空气稀薄,举动辄气喘不止,则古人所未言也。”由此可见,接受过新式教育的周希武,此时已知道出现高原反应的原因是“空气稀薄”。

烟瘴还体现在古代的刑罚当中。尤其是明清时期,烟瘴地常被作为发配重犯的地方。明代《刑令》中规定,凡是官员贪污被判流刑的,都要发配至广东、广西、福建三处的龙南、安远、汀州、漳州等烟瘴之地,而这些烟瘴地附近州府有人贪污的均发配至北部边塞处所。可见烟瘴与极边一样,成为流刑中最重的刑罚。清代的充军刑罚由轻至重依次分为附近、近边、边远、极边和烟瘴五等,距离远近各有不同,附近为两千里,近边为两千五百里,边远为三千里,极边、烟瘴俱四千里。将犯人发往云贵两广等地的烟瘴充军,成为清代充军刑罚中最重的一等。

正是由于烟瘴给古人造成的心理恐惧,导致许多官员将边疆地区的烟瘴之地视为畏途。针对这种情况,清朝在南方边疆烟瘴地区设置了烟瘴缺,由封疆大吏们直接任用得力官员,不必参加吏部铨选。不得不说,烟瘴缺是为适应边疆烟瘴地区特殊自然环境而进行的一项制度创新,从而成功破解了清代边疆治理的难题。

值得一提的是,曾两任西宁道、在河湟地区留下颇多政绩的一代名臣杨应琚,于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由陕甘总督调任云贵总督,督师对缅战争。但已到古稀之年的杨应琚误判了战争形势,低估了缅甸贡榜王朝的实力,并且在战败后屡屡谎报军情,虚报战功。不久,乾隆帝派亲信侍卫福灵安前往云南前线了解情况。得知了真实战况的乾隆帝雷霆震怒,以“调度乖方,有心欺罔”的罪名,将杨应琚逮捕进京并赐死。在清军的对缅作战中,烟瘴等地理因素是影响战局的重要不利条件之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雍正、乾隆两朝一直被视为能臣的杨应琚的死,与中缅边境的烟瘴不无关系。

时至今日,虽然人们早已对高原病有了清晰的科学认识,但是对烟瘴的固有观念却还存留在青海人的记忆当中。

--> 2024-09-23 1 1 海东日报 content_57806.html 1 漫谈青海人口中的“烟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