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3-0028 海东日报社出版






上一篇        

让赛事“流量”变文旅发展“增量”

——海东大力推动农体文旅商深度融合发展

图为互助卓扎滩景区。

□本报记者 赵新秋 摄影报道

在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北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红桦虽经百年风雨却仍根枝遒劲,屹立于高原深山;

走进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七里花海景区,汇集了品种各异的珍贵牡丹,粉嫩的花朵尽显娇艳;

每年冬季,乐都区瞿昙国际滑雪场白雪皑皑,滑雪运动为高原的冬天增添了不少乐趣……

在这片河湟大地上,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景观,等待着人们观赏。今年,“大美青海·高原足球”超级联赛在海东的成功举办,也为旅游推介带来了更多机遇,助推全市全域旅游更好更快发展。

随着“大美青海·高原足球”超级联赛在乐都区、互助县、民和县等地主客场的比赛,各县区的旅游资源再次火爆出圈。

如何紧抓青超联赛机遇,做好“处处都是景、四季皆可游”的旅游文章?海东以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

海东市立足“农体文旅商”深度融合办赛理念,以赛事为“媒”,开展“跟着赛事游海东”活动,面向游客设计“赛事+旅游”的3条精品线路,形成环海东河湟文化深度体验圈、乡村生态暨沿大通河旅游线、乡村人文暨沿湟水河旅游线、黄河文化旅游线等为主的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吸引游客在享受视觉盛宴、品尝农家美食、体验田园生活的同时,有效促进当地农特产品销售,为“五业”融合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其中,途经海东市体育中心、扎碾公路、北龙山景区、油嘴湾生态文化景区的黄河风情游旅游线路成为吸引游客纷至沓来的热门路线。在这条路线上,游客可以赏黄河壮丽风光、品河湟文化、体验海东风情。

初秋的傍晚,清风徐来,游走于乐都区的大街小巷、山间田野,品一杯香甜的盖碗茶,尝一口美味的农家菜,让疲惫的心灵得到抚慰,远离城市喧嚣,与田园做伴,体验令人向往的田园生活。

如今,随着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乡村旅游产业越来越红火,前来打卡的游客也越来越多。走进乐都区寿乐镇、高庙镇等乡村旅游点,特色木屋、农家民宿、亲子乐园等设施随处可见,让游客目不暇接。

白天逛乡村旅游景点,夜晚走进城市,火热的夜市等着游客前来。在乐都区,唐道·618步行街、庆乐街夜市、凤山路夜市等为游客们带来了诸多丰富多彩的夜间生活体验。游客可以在唐道·618领略到眉户、秦腔、皮影、花儿等非遗项目魅力,借此机会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传承和保护,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文化影响力逐步提升。

在青超联赛、2024青海省丝路花儿艺术节等大型文体活动的带动下,今年,海东市重点景区景点人潮涌动,热闹非凡。

从乐都区出发沿着扎碾公路北上,来到层林尽染的互助北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各种色彩在重峦叠嶂之间铺就成一幅浓墨重彩的画卷。踱步在北龙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扎隆沟溪畔,山间小径铺满了落叶,每一步都像是踏在柔软的地毯上,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是大自然演奏的独特乐章。沿溪漫步,潺潺溪流倒映着斑斓的山色,波光粼粼,灵动而又梦幻。在还未褪去绿意的草地上,游客们围坐在一起,“浪山”的氛围便愈发浓厚。

平安驿·河湟民俗文化体验地将河湟民俗传统文化和河湟美食、茶馆、演绎、非遗展示等现代休闲体验方式相结合,无论春夏还是秋冬,景区内游人如织、热闹非凡。沿着石板路漫步在街巷间,独具河湟文化特色的传统建筑错落有致,仿古建筑群别具一格;纵横小吃街中,种类丰富的特色美食香气四溢,摊贩的叫卖声、吆喝声此起彼伏,色香味俱全的小吃,让人垂涎欲滴。

海东,这个拥有着悠久历史文化和丰富自然资源的地方,正以其独特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探索发现。在大型文化活动的加持下,海东市积极打造文化旅游亮点,构建起以互助土族故土园、循化撒拉族绿色家园为代表的民俗体验型,以互助北龙山、南门峡、孟达天池为代表的生态观赏型,以油嘴湾、卓扎滩、石碑瑞丰花海为代表的城郊度假型,以喇家遗址、瞿昙寺为代表的历史探秘型和以班彦村、红光村为代表的红色文化寻根型“五大生态旅游产品体系”。

丰富的旅游资源是一个地区文化的一部分,把握好、运用好旅游资源就可以实现推动发展的目标。通过大型活动,旅游资源和文化、体育、商贸、农业联系得更加紧密了,丰富的旅游产品和体验,把炙热的赛事“流量”转化为澎湃的经济“增量”,让乡村的“过客”变成“游客”“游客”成为“顾客”“顾客”成为“回头客”。

--> 2024-09-27 ——海东大力推动农体文旅商深度融合发展 1 1 海东日报 content_57986.html 1 让赛事“流量”变文旅发展“增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