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3-0028 海东日报社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孙有春:从“军营绿”到“党旗红”

孙有春(左一)了解居民生活情况

□本报实习记者 朵玉雪 摄影报道

27年是一道刻度,更是一座丰碑。在海东市,活跃着一批由退役军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兵支书”,他们卸下军装,建功家乡,用行动诠释“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的诺言,驰而不息,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排头兵”。海东市平安区小峡街道上店村党支部书记孙有春就是其中之一。

参与“兰西拉”光缆建设

在千里戈壁、在十万大山、在世界屋脊,大规模的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轰轰烈烈开展起来。其中,兰州—西宁—拉萨(以下简称“兰西拉”)光缆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通信工程,也是迄今国内外通信建设史上最为艰巨的工程,而孙有春就是这工程建设中的一份子。

孙有春是地地道道的海东人,1994年12月,孙有春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队的一名侦察兵。

1997年7月2日,他开始随部队执行“兰西拉”光缆施工任务。一路从甘肃省张掖市颠簸来到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又在祁连县民族中学、煤矿,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骏县民族中学等地住了3天才到了他所在连队分配的路段,开始了“兰西拉”工程的建设。

“战友们都是一字排开,先从5米开挖,当年没有机械设备,全靠年轻的解放军战士人工开挖缆沟,一天下来手上全是水泡。”

七月的青海,紫外线格外强烈,施工条件十分复杂,青海的土质不像南方的土质那样松软湿润,地表都是以砾石为主,挖开草皮后只有30厘米的土层,底下是大大小小的卵石,只能在坚硬的戈壁滩上一镐一个火星,挖出一米多深的缆沟。

“一个个脸晒破皮了,手上磨出了血泡,胳膊又红又黑。由于长时间踩在灼热的戈壁沙石里,加上开挖时的用力蹬踏,鞋底多已被磨穿。”孙有春动容地描述着。

荆棘丛生之路,唯有志者披荆斩棘前行。“当时因为表现突出,破了纪录,还被军长接见了。”孙有春脸上挂满了自豪。

“那会有想过家吗?”当记者问道,这位铮铮铁骨的侦察兵的眼睛里闪过一丝不被人轻易察觉的柔软。“想啊,肯定想啊,我的家就在我的眼前,但我就是不能回家。”

就这样,孙有春和他的战友们在这条“战线上”奋战一个月后返回了部队。

勇当乡村振兴领头雁

2014年年底,孙有春当选为平安区小峡街道上店村村委会主任,自此,他便全身心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

2015年,全国上下打响脱贫攻坚战。在退伍老兵孙有春的眼里,这是军令,是战斗任务,再苦再难,也要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这场“战役”中。

艰难困苦,于汝于成。孙有春回忆道,当时在上店村有一户“典型贫困户”叫包维来,贫困的家境到现在还深深刻在孙有春的记忆里——60平方米的出租屋,又挤又窄,进去根本找不到落脚的位置,屋子里乱糟糟的,一股很浓很刺鼻的中药味弥漫在整个房间。

包维来的母亲因病瘫痪在床很多年,生活不能自理,包维来的儿子患有强直性脊柱炎,丧失了部分劳动力,他的妻子体弱多病,依旧拖着有病的身体去打工。

那一天,包维来眼睛里布满红血丝,他对孙有春说:“我真的快要崩溃了。”面对包维来愁苦的面容,一时间,孙有春不知道说些什么,只好对包维来说:“我们一起想办法,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孙有春怀着沉重的心情走出了包维来家。那天,他就暗暗下定决心,要为像包维来一样的家庭做些什么。

谋定而动,是军人本色。从宣传政策、走访摸排,孙有春通过民主评议将包维来以及其他3户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当时,每人5400元的产业发展扶持资金到位后,孙有春想让他们用这笔资金发展其他产业,从而彻底脱贫。

但是当时大家都害怕发展产业会亏本,便一股脑地要将产业到户扶持资金入股到企业里,保本分红。

“‘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面对贫困户抱着‘等、靠、要’的思想,即便一时脱贫,也很有可能再度返贫。”孙有春说。

于是,孙有春开始引导建档立卡贫困户转变思路,拓宽产业发展新路子,用5400元的产业发展扶持资金有针对性地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制定出了产业发展规划并付诸实施。

了解到贫困户王生彦、孙满春的儿有汽车驾驶的经验,孙有春便鼓励他们购买微型货车进行道路普通货物运输。包维来一家则利用居住一楼的便利条件,开办了馍馍铺,生意红红火火。

经过一年的帮扶,上店村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且持续增收,2016年年底,顺利脱贫。

后来,小峡街道上店村迎来了房屋拆迁安置,大家都住上了敞亮的楼房,但是面对拆迁安置后失地农民就业难的突出矛盾,孙有春多次考察了解后,带头发展家庭宾馆,并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成立家庭宾馆协会,吸纳本村及周边村135户村民加入协会,大大提高了村民的经济收入水平。

除此之外,孙有春积极探索发展前景好、收益高,让失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带头扶持成立海东华盈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云南乌骨羊、藏系羊,带动10户农户发展养殖业,年收益达50余万元;并帮扶脱贫户家庭成员李生玲开办“一线牵青绣工坊”,与青绣数字化经济总部签订订单分派给绣娘,经济效益突出,有效助力了乡村振兴产业发展。

连续三年担任村主任,他一直尽心尽力,心里时刻装着群众,并在2017年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用行动诠释党员担当

2020年新春伊始,一场疫情让我们的生活按下“暂停键”。已经脱下军装的孙有春立即给小峡街道武装部递交了请战书,他说:“我曾经是一名军人,虽然现在脱下了军装,但我依旧还是一名战士,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必须要冲在第一线进行战斗。”他组织全村退役军人和年轻党员成立队伍军人先锋队,对小区出口、重点防守部位进行值班值守及信息登记,带头坚守在“战”疫的最前沿,发扬退役军人本色,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发挥了重要作用、树立了榜样。

当时情况严峻,大家都在恐慌中度日,当接到封控通知后,孙有春第一时间在群里通知,“检验党性的时候到了,是党员的,跟我往前冲,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中高高飘扬。”孙有春毫不犹豫选择坚守在第一线。

“当时我们住的是帐篷,一住就是63天,20多天不刮胡子,帐篷离家也就100米,但是不能回家,晚上抬头往家里看看,家里的灯还亮着。”孙有春意味深长地说。

自参加疫情防控以来,他每天到岗,认真盘查出入小区的人员、车辆。小区消毒消杀,一个地方都不放过;每天坚持工作16个小时以上,累了、困了就在帐房里眯一会儿,饿了就吃一碗泡面。小峡街道领导和其他党员劝他去休息一会儿,他倔强地说:“疫情防控还没有结束,躺不住啊。”

回忆当时的情况,孙有春几度哽咽,“有一次我姑娘给我发来消息说,‘爸爸,我想你了’。”铮铮铁骨的孙有春说到这里时早已泪眼朦胧,眼泪从他的眼角滑落,他不好意思地转身擦拭,也许家人就是他唯一的软肋。

从部队到农村,从退伍军人到村干部,从“军营绿”到“党旗红”,无论环境、身份如何改变,爱民、为民的初心不改。“若有战、召必回!”孙有春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个退伍老兵的军人本色和共产党人的使命,让“退伍不褪色”的信念和誓言熠熠生辉。

--> 2023-07-03 1 1 海东日报 content_38237.html 1 孙有春:从“军营绿”到“党旗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