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3-0028 海东日报社出版






上一篇        

河湟文化博物馆:讲述河湟谷地前世今生

□本报记者 张璐 实习记者 朵玉雪 摄影报道

黄河孕育生生不息的华夏儿女,沉淀出波澜壮阔的华夏文明。驰而不息的黄河流经上游谷地时与其支流湟水河、大通河交汇延伸出一个多元文化交融地带——河湟地区。

6月28日下午,全国主流媒体海东行暨乡村振兴看海东采访团走进位于海东市乐都区的河湟文化博物馆。跟随讲解员的解说,媒体记者们漫步在博物馆,仿佛置身于历史的长廊,思绪徜徉在文化的殿堂里。

民族自信的根基

“在我国5000多年的文明史上,黄河流域有3000多年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孕育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走进河湟文化博物馆,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句话高高地镌刻在大厅中央的上方。

2018年10月,河湟文化博物馆在海东市乐都区进行施工建设,建设周期为2年。

据河湟文化博物馆馆长赵元杰介绍,河湟文化是黄河上游历代先民生产生活中积淀的文明结晶,在历史的长河中,世居在河湟地区的各民族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共同生存、共同生产、共同开发、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河湟文化,它也在促进中华文明历史进程中起到了重大作用。

基于此,博物馆项目从建设初期就明确了河湟文明·源同九州、河湟古道·交融天下、河湟家园·和美向荣、河湟筑梦·创建辉煌四大主题,即四大展厅。

“实际上,它就是世人了解我们河湟文化的一个会客厅。”赵元杰说。

“很壮观,一进大厅,两面墙的彩陶映入眼帘,再往里走,那些斑驳的断痕,流金的岁月,有关河湟文化历史的一切,都值得我带着对文化的尊重,去深入采访。”四川新闻网记者张颍说。

承载历史的使命

走进博物馆一楼序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展厅中央的河湟地域范围沙盘。偌大的沙盘上,黄河、湟水河、大通河三河流域褶皱起伏。

“我的先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通过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在这里逐渐形成了与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并列的河湟文化。”赵元杰指着沙盘详细描述着。

眼观沙盘两侧,偌大的墙面上独立陈列着独具地域特色的彩陶器具。据介绍,河湟文化博物馆总共展出的出土文物有4万多件,其中彩陶就有2万多件,这两面墙上就有374件。

“这是河湟地区的先民们生活过的印记,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把对自然、世界、文化的认知绘制于彩陶上。”眼前的一幕让现场的媒体记者们叹为观止。

沿着序厅向里走,进入第一个展厅——河湟文明·源同九州,这里能追溯到河湟地区久远的史前文化,能近距离感受远古时期就适宜动物生存的自然环境。

“据考古发现,河湟地区是黄河流域人类活动最早的地区之一,在距今三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青海的先民就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繁衍生息……”河湟文化博物馆讲解员李亚男一边介绍,一边带着记者继续向前参观。

在这里,沿着旧石器时代,这条历史的脉络在河湟地区诞生出拉乙亥遗址文化遗存、中原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等,都向世人证明着河湟地区的先民们从适应自然到征服自然的过程。原始狩猎生活逐渐发展到农耕和畜牧的种种表现,无疑是他们智慧的展示。

走到一处还原的墓穴遗址处,里面放着许多陪葬品,“这就是‘墓中之王’——马厂型墓葬,是1730座墓里面最大的一个墓葬,它的陪葬品就有95件,其中有3件古器和1件绿松石。”讲解员李亚男介绍说,墓葬里面的陪葬品,不仅代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也可以看出墓葬人的身份和地位,身份地位越高,陪葬品就越多。

展厅里也有许多代表当时文化的独具特色的陶器,它们身上刻画着不一样的纹路,令人不禁发问:这些纹路到底有何含义?

“这件彩陶上面绘制的是特色‘蛙纹’,你们知道它代表什么吗?”李亚男向现场的记者们问道。

“是因为蛙的繁殖能力强吗?”现场的一位记者回答道。这一问题,使现场氛围一片活跃,大家纷纷加入回答问题的行列里。

“青蛙是水陆两栖动物,以青蛙为图腾,是先民对水有敬畏之情,其次是因为青蛙具有超强的繁殖能力,产卵力比较强,当时生存环境恶劣,刚出生的婴儿成活率很低,容易夭折,是原始先民祈求人丁兴旺,多子多福,部族强大的体现,最后是因为先民发现青蛙是可以作为食物的,可以解决温饱、预知天象,于是,人们开始崇拜蛙,希望能拥有或借助蛙的能力来庇护自己的氏族。”李亚男说。

“青海的先民们用灵巧的双手将他们对世界、自然、文化的认知绘制于彩陶之上,经过历史的沉淀呈现在世人眼前,真是令人叹为观止。”四川新闻网记者张颍说。

跟随讲解员的步伐,大家走到了“河湟古道·交融天下”为主题的第二展厅。

该展厅根据河湟地区在历史进程中“古道”形式表现出的经济、贸易、军事、文化交流交汇这一明显特征,按秦汉以来的羌中道、吐谷浑道、唐蕃古道、茶马古道为顺序,着重展示各历史节点上的重要人物、重大事件和伴生的文化现象,突出了河湟文化的包容性和融合性。

二楼是以“河湟家园·和美向荣”为主题的第三展厅,着重展示了河湟文化发展的成果。李亚男告诉记者,河湟地区分布着汉、藏、回、土、撒拉、蒙古六个主要民族,通过他们的服饰、饮食、宗教、河湟非遗等方面展示出六大民族的特色文化。

“世界上第一碗拉面可是从我们青海诞生的呢!”青海日报社实习记者陶然说,这里有独具特色的青海拉面,从民和喇家遗址出土的一碗粟面到青海拉面,相距4000多年,也是一道丰盛的非遗大餐。

“人们形象地说,是汉族、土族群众种的小麦磨成了面粉,藏族、蒙古族群众养的牦牛熬成了鲜汤,撒拉族群众栽的花椒、辣椒做成了调料,回族群众用双手拉出了一碗碗致富面、和谐面、幸福面。”赵元杰自豪地说。

在二楼第四展厅,以“河湟筑梦·创建辉煌”为主题,红色文化浸润过的现代文明在这里清晰呈现。从中国共产党成立,经过百年求索和奋进,黄河文明孕育出的河湟文化塑造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用文化自信助推海东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展示海东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的辉煌成就。 (下转02版)

(上接01版)

科技与文化的碰撞

值得一提的是,河湟文化博物馆里面不仅有实物资料,还有许多影像技术,让历史“说话”,让文物“活”起来,让人有种身临其境体验穿历史的浩瀚之感。

博物馆内一个个声光电多媒体展厅是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立体交互性展示,让参观者全方位、多角度进行沉浸式游览的平台。通过有效结合声光电技术,记者们最为震撼的莫过于博物馆一楼的影视厅。近600多平方米的影视厅内,通过雪山、草地、星空和过往马帮等情景布展,观者置身其中,可以深刻体会其鲜明的色彩、非凡的透视效果,展开对当时场景的无限遐想。

随后,在500多平方米的L形幕布墙面上,动画特效又将参观者带入其中,身临其境感受河湟文化艺术的魅力。

穿过影视厅,讲解员带领大家走进远古时期喇家遗址的灾难现场。遗址里一对母子,母亲双膝跪地,在死亡来临的时刻,母亲紧紧地护卫着自己的孩子,至死也没有松开。

“‘在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社会母系时代,其实这位母亲怀里的孩子并不是自己的孩子,但是在灾难来临的时候,她依旧是誓死保护。”赵元杰告诉记者,通过现代化的方式,以实景加声光电,全力呈现出当年灾难发生前先民们的美好生活以及灾难发生后的情景,强烈的画面冲击,更容易让人体会当时的危难关头和母爱的伟大。

而在另一处展厅,通过三维建模和声光电结合的现代化技术,向大家展示了南北朝初期,吐谷浑部落民众在黄河上架设河厉桥的故事。

“该桥造型新颖,结构合理,施工简便,桥中无墩,峡谷崖上木梁伸臂,恰似飞渡,故有‘飞桥’之誉。又因木材纵横相间叠起,层层向河中挑出,中间相握,亦有‘握桥’之称。”李亚男向记者们介绍。

河厉桥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史上的创举,它具有与现代悬臂桥梁相似的设计原理,在西北地区沿用千余年之久,所以通过现代化技术手段,与文物复现出一个动态结合的历史画面,无疑是一种探寻历史过程中的创新和进步。

“这次到河湟博物馆,通过讲解员的介绍,我对海东的河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在江苏广播电视总台记者许迪侃看来,一个地区的博物馆是反映当地文化的重要窗口,是当地历史沉淀的集中展现,是十分丰富而生动的历史讲堂。

--> 2023-07-03 1 1 海东日报 content_38238.html 1 河湟文化博物馆:讲述河湟谷地前世今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