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晓娟 实习记者 陶成录 摄影报道
7月4日,以“传承黄河文明 弘扬河湟文化”为主题的河湟文化(陇右文化)研讨会在河湟文化博物馆举行。研讨会以挖掘海东陇右文化为重点,组织省内外专家学者交流发言,展示河湟文化和陇右文化研究成果,进一步丰富河湟文化的历史底蕴和深厚内涵。
传承河湟文化 绽放时代光彩
弘扬和保护河湟文化,需要充分挖掘河湟文化的内涵。从地理环境来说,海东市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坡的接壤地带,这一地理特征,使海东市一直处于历史的“转弯处”——璀璨夺目的柳湾彩陶足以说明,史前这里是人类成长的摇篮;各种史料记载充分表明,从秦汉时期开始这里就是青海农耕文明的起源;从丰富的历史遗存来看,这里曾是“一国之都”和中国西北地区的政治中心、军事重地……也正是这独特的地理位置,多民族融合、多文化并存成为河湟文化的一大特征。研讨会上,青海省政府原参事谢佐做了《河湟文化与青海农牧产业化之路》的演讲。
谢佐表示,河湟文化是三河流域的历代先民建立在一定的物质文明基础之上的精神文明化进程及其成果,青海的生态农牧业自古以来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农中有牧、牧中有农、农牧业相得益彰,保证了历代先民的生存与发展。青海的农牧业之路在于内固农牧、外争市场、巩固扶贫成果,在乡村振兴中丰富河湟文化的内涵与外延。
“河湟文化作为传统优秀文化,如何走向现代化,我认为海东举办丝路花儿艺术节及河湟文化论坛,就是河湟文化走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举措。”谢佐说。
近年来,海东市深入挖掘地方曲艺、皮影戏、平弦、乐弦等民间艺术,土族安召纳顿、藏族螭鼓舞、回族宴席曲、撒拉民族宴等非遗项目得到保护和发展,使古老的遗产焕发出新的活力。甘肃省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副研究员赵大泰从花儿的历史渊源、艺术特点和价值、花儿的曲令、花儿的分类等方面作了以《甘肃花儿概述》为主题的演讲。
赵大泰表示,河湟文化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海东市是河湟文化的发祥地、核心区和承载区,海东市近年来大力挖掘和弘扬河湟文化,建设了河湟文化博物馆,举办了河湟文化艺术节,成立了河湟文化研究院,这些举措将帮助海东市成为黄河文化的高地和河湟文化的大本营。
创新河湟文化 讲好黄河故事
流过雪山、穿过草原,再越过两个峡谷,湟水河在海东尽情舒展臂膀,孕育出了黄河文化之首——河湟文化,并且以文化类型丰富、文化特色鲜明的特点,而有别于其他三个黄河文化的组成部分。
来自山东省诸城市的窦文钎是甘肃天水师范学院文学院与文化传播学院的硕士研究生,这是她第一次踏足青藏高原。研讨会上,她和她的导师余粮才作了题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河湟社火文化的传承与开发》的论文。
窦文钎表示,河湟社火是一项与其他民俗文化事象具有同等重要旅游开发价值的活态资源,它能够为游客提供一个了解河湟历史,特别是河湟地区汉族与少数民族文化融合的信息的窗口。游客通过了解河湟地区社火中的唱词、舞蹈、服饰、语言等内容中蕴含的多方面的信息,增加对多民族文化以及民族文化融合的理解,加深对人类文化多样性的认识。
海东是河湟文化的发祥地、核心区和承载区。正因为有着最为璀璨的历史文化遗存,有着敢为人先的雄心壮志,有着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弘扬黄河文化”的责任担当,这些年,海东不断挖掘河湟文化蕴含的深厚价值,汇集起保护河湟文化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
作为黄河入海口所在省份长大的姑娘,窦文钎对黄河上游的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对西北地区在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方面所做的工作也表示震撼。“我昨晚看了开幕式,今天也逛了这个博物馆,让我感到非常震撼的是这里对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非常重视。”窦文钎说,她研究的课题与河湟社火有关,河湟社火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历史上的河湟地区是多民族的聚居地,社火文化也见证了多民族之间的交流交往和交融。在当下,河湟社火文化也是一项重要的文化资源、旅游资源,它可以帮助外地游客了解河湟历史,对于传承河湟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打造河湟文化品牌中,海东注重顶层设计,着力打造河湟文化精神高地。认真编制《国家级河湟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纲要》《海东市国家级文物保护示范区建设规划》《海东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打造河湟文化发展高地。同时,注重文旅融合,彰显河湟文化丰富内涵,重点推动历史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民间文化、生态文化、农耕文化、宗教文化全面融合发展,让河湟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我是来自浙江省的一名文博工作者,以前提到海东首先想到的是柳湾彩陶,通过这次学习让我对海东有了新的认识,海东作为河湟文化的缘起地和核心区,对河湟文化的传播和利用非常重视,通过深挖河湟文化内涵,举办河湟文化艺术节等系列活动,打造海东的四大品牌,使文旅融合更加深入,充分展示了文化自信,让社会各界对河湟文化有了更好的认识。”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副馆长郑伟军说。
弘扬河湟文化 丰富陇右文化
此次河湟文化研讨会,丰富了河湟文化的时代内涵,弘扬了强大的黄河精神,是一次保护黄河文化遗产的生动实践,是一次挖掘黄河文化时代价值的河湟行动,是一次讲好“黄河故事”海东片段的文化课堂。
本次研讨会,除了对河湟文化的深度探讨,对很多文博爱好者来说,也为陇右文化的传承发扬丰富了资料。
对于河湟文化博物馆馆长赵元杰来说,河湟文化好比一个长廊,而陇右文化则是长廊上的柱子,乐都就是长廊与柱子相交汇的地方。
“挖掘陇右文化对海东来说既有现实意义也有历史担当,我们准备这个研讨会的目的就是让河湟文化或者是陇右文化的内涵更加丰富。”赵元杰表示,唐朝时,曾设陇右道,为全国十道之一,辖境即今陇山以西至新疆东部一带地区,站所就在鄯州,也就是乐都,无论是从地理上、文化上还是政治经济上,陇右地区一直充当着相当重要的角色,挖掘陇右文化对海东的意义非比寻常。
赵元杰说,两千多年前,丝绸之路从陇右经过,绵延万里,千万年来,河湟儿女同丝绸之路沿线人民一道,推动了丝绸之路的兴起和繁荣,为世界文明的交流、交融,丰富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今天,海东挖掘陇右文化,对于重振“一带一路”,开辟崭新未来,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河湟文化(陇右文化)下一步该如何继续挖掘、传承、发扬,研讨会上,18名专家学者各抒己见,在一言一句的讨论中,古老的文化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作为第五届青海丝路花儿艺术节暨河湟文化艺术节的子活动,河湟文化研讨会必将开启保护、传承、弘扬河湟文化的海东篇章,吸引专家学者不断讲好“河湟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努力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海东担当,作出海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