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娃
对于看惯了大山大河的西北人而言,最向往的就是江南那种水乡之情了,尤其是那些在西北生活了足够长时间的人,他们更是希望自己能够呼吸到南方湿润的空气、看到江南美景,以换换自己的心境或者是口味。
苏杭,无疑是中国人眼中最“江南”的地方,但一个西北人,如果想自驾,或者想来一次短期游,那它们确实有点远。
就在我们的邻省甘肃,有这样一个地方,这里没有北方大漠的雄伟,只有南方的灿烂和秀美;这里处处绿意盎然的景象,让你觉得身处江南,所以也有人说这是一个“甘肃很不甘肃的城市”——陇南,甘肃的江南,甘肃唯一的南方城市。
陇上江南 风景如画
大漠边关、茫茫戈壁、漫天风沙、悠悠驼铃,这些或许是甘肃省留给我们的印象。但是,谁说甘肃只有“大漠孤烟直”的苍茫,一直向东南部前行,你会发现这里也有“小桥流水”的江南美景。
如果说形状如同一柄如意的甘肃,是东坡笑谈里执铁板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的关西大汉,那位居甘肃最南端的陇南就是如意上最水灵的翡翠,是杨柳两岸自有一种风流的豆蔻佳人。在陇南,似乎一切形容甘肃雄奇、感叹西北壮阔的词汇与意象,都落了空。
陇南处在甘肃、四川、陕西三省之交,向西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往东不远,是雄伟的秦岭,而若是往北,也有沟壑丛生的黄土高原挡住去路。
由于长期从事人文地理稿件的采写工作,让我养成了去一个目的地之前先看地名的习惯,因为地名总是能恰如其分地反映当地的文化内涵。陇南下辖武都区、康县、文县、成县、徽县、西和县、礼县、宕昌县,如果把他们合起来,就是“文武成康、礼和徽昌”,巧妙地暗合上古贤王之名,也是对民情国风的期盼。
除了独特的地名,陇南还拥有着秀丽的自然风光。“早知有陇南,何必下江南?”已经成为陇南人的口头禅。
从海拔4187米的最高峰雄黄山到最低点海拔550米的罐子沟,从仇池山到鸡峰山等在陇南司空见惯的百米垂直悬崖……高山与江河行于大地,峻岭低头是丘陵和草原,陇南的美,是立体纵深的。而宕昌官鹅沟,仿佛就是这种层次感的化身。
从青藏高原前往陇南,宕昌官鹅沟是第一站,而我们熟悉的九寨沟,就在它的旁边。两千多米的高度落差,在官鹅沟扶摇而上,先有颜色深浅不一的碧绿湖泊,镶嵌在高山平原之间,不变的是古树垂枝,映射水面。其后是连绵18公里的高山密林与险峻峡谷,飞瀑湍流直泻而下。而翻越所有这些秀美与险奇,在官鹅沟的尽头,你能看到的是高山草甸之间,亘古不化的雷古雪山。
从宕昌沿十天高速继续深入陇南腹地,你会发现一路的风景越来越“江南”。七月的陇南,除了各大景区之外,路边驻足随手一拍,便是一幅绝美的南国风光图。
与甘肃其他山地不同的是,这里山沟有多少,水就能流多长。长江主要支流嘉陵江水系遍流陇南,让陇南成为甘肃唯一的长江流域地区,白龙江、西汉水与嘉陵江支流,以及其他3700多条各级支流一起,让陇南足以当得起“河网密布”的形容。
有山有水,自然生气勃勃。今天,在这块占甘肃面积不到一成的土地里,就有2个国家级、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3个国家森林公园和2个国家湿地公园。
文县北部的天池,奇峰竞秀,水天一色,终年水面明清如镜,是全国四大天池之一。成县鸡峰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茂密,奇峰胜景,美不胜收。徽县三滩和两当云坪三峡的原始自然风貌,为山水风光之精品。康县梅园自然风景区茶林碧绿,清泉幽谷,为陇上江南之缩影。
秦岭腹地 世外桃源
从卫星地图上看,陇南的每一块地形都充满褶皱。西秦岭群山之中,唯独成县和徽县之间,有一道狭长的土地,这就是著名的成徽盆地,徽县就位于盆地的南部。成徽盆地腹地并不是一片完整的冲积平原,其内部丘陵河谷交错,数条小型河流在南北向纵穿盆地之后,汇入了盆地东侧的故道水。这一结构和位置,使得成徽盆地本身并不具备重要的通道价值,而更像是一个隐居于秦岭腹地的世外桃源。不过作为一个依托通道优势而存在的山地板块,这样一片山间低地却又是弥足珍贵的。
徽县,因城北隅徽山下有徽山驿而得名。徽县古称河池,位于甘肃省东南部,西秦岭南麓,嘉陵江上游,东邻秦川,南通巴蜀,素有“陇上江南”之美誉。这里四季分明,冷暖适度,植被良好,是西北内陆少有的“绿色之乡”和“天然氧吧”。因此,徽县也有着“陇南小江南”的美誉
奇险艰绝,是诗人在陇右山水诗里反复吟诵的字眼。“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李白《蜀道难》所说的,正是徽县陈仓道青泥岭,可谓是古蜀道中最艰险的路途之一。而弃官西赴陇右的杜甫,从秦州(今天水)沿西汉水进入陇南,一路从青泥河至陕西略阳入川。山水变易,自然深广,让他留下了117首陇右诗,更是在终点成都府感慨道:“我行山川异,忽在天一方。”
当三个省份彼此毗邻,其相交的位置即“三省交界点”。在中国版图上,散布着多个三省交界点,这些因省界汇合而形成的地理节点,或是通达三省的兵家要冲,或是繁荣一时的商业集镇,或是文化荟萃的历史坐标,发挥着重要的地缘作用。
四川、陕西、甘肃三省的结合部,素以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闻名。位于徽县的三滩,似一块嵌在秦岭山脉中的翡翠,因被三片森林草甸贯穿全境而得名。这里自古就是巴蜀咽喉、秦陇要塞,是陇西道与陈仓道两条古蜀道的南出口,境内青山巍峨,怪石嶙峋。发源于陕西省凤县的嘉陵江及其支流在这里跌宕回曲,碧潭飞瀑,美不胜收。
多在南方大放光彩的喀斯特地貌,在徽县这座小城同样位列一席。从徽县嘉陵镇黄沙古渡口乘坐橡皮筏,沿嘉陵江缓缓向东南方漂流,岸边皆是多姿的喀斯特地貌山体,让人误认为是进入了桂林。
查看徽县地名时,我发现在其境内,居然有四个以树木命名的乡镇,四个乡镇分别是银杏树镇、柳林镇、榆树乡、栗川镇。银杏、柳树、榆树、栗树都是比较常见的树种,想必这四个乡镇都和这些树木有一定的关联,而这也充分说明了徽县自古就有着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银杏是徽县的特产,因此徽县也有着“银杏之乡”的美誉。当然,银杏并不是银杏树镇的专属,在徽县其他乡镇,也都有古银杏树的存在。位于嘉陵河畔的嘉陵镇田河村是全国最大的古银杏树群落,它四面环山,水土丰夷,温暖湿润的环境,给银杏的生长繁衍创造了条件。村内有千年古银杏树153棵,其中有一棵银杏树,堪称是千年银杏王了,它的树干已经荣枯更迭数次,而它现存的树干胸围也达四米多。在一棵棵银杏树荫下,青瓦白墙的农家院落与漫山遍野的成荫绿树相映成趣。
山水之间 风味独特
山川奇险之间,自然诞生独特的风味。这里的饮食,也如同地理位置一样,融汇了三省所长——粗面细做,杂粮巧吃,油泼辣子浆水面,饼饼馍馍罐罐茶……每一种都跨越了山川区隔,带来舌尖上的全新体验。
陇南人的面食,更是容纳了各地风味,另汤面、荞面节节、扯面、杠子面……一条面团演化出百种风味,还有牛肉扁食、撒子油香、漏鱼面皮……面也能变得千姿百态。
而西北地区常见的浆水,来到陇南,也翻了花样:小芹菜透着一股清香、大白菜爽利下饭、雪里蕻口感尤其清脆……在陇南,只要是沾点绿色的,都能扔进浆水缸里作为佐料。
一百个陇南人家的浆水缸,便有一百种不同的酸香,舀一勺浆水,韭菜、葱花、辣椒一炒一炝,浇上面,再调上腌韭菜花,酸辣清香,别有一番风味。若自家浆水没了,去邻居家随便就能盛一大碗回来,浆水味鲜,人情味也浓。
一碗面配套的,是山里田间的野菜,羊角菜(蕨菜)、木龙头(乌龙头)、苦苣……春天采野菜,洗净煮好,冻进冰箱,就能尽享一年的鲜美,陇南人尤其喜欢吃木龙头,清脆微苦,正与潮湿气候适配。
面食之外,粗粮同样是地道的陇南味道。擅长山地里生长的玉米被熬成玉米糁糁,而一碗“黄团长”是陇南人的童年回忆。这说的就是散饭(搅团)。“散饭要想好,三百六十搅”,烧好开水,一点点下玉米面粉,同时,另一只手用擀面杖不停地在锅里搅和。随着面越加越多,锅里的搅团越来越稠,直到搅不动为止,散饭也就好了。
洋芋(土豆)搅团,是在陇南更流行的款式,高原上的洋芋质地厚实,上锅蒸熟,就按在木槽里砸,口感比起软趴趴的土豆泥,要柔韧劲道得多。
不过无论哪种搅团,都是最开放的食物,食材是玉米面荞面还是麦子磨面,都嚒嘛哒(没问题);调味是用腌韭菜蒜苗,是浇香醋辣子,还是来勺清香的浆水,抑或是一点扯面卤子,也都“能成”(可以)。
美食文化与酒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它们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一方的饮食文化。
据业内权威专家多年考证研究,国家名优白酒均出自江边河畔,长江流域中上游更为集中。在1989年的全国评酒会上,评出的17种国家名酒中,长江流域就占了11种,且大部分来自中上游地区。
如果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茅台酒、郎酒、五粮液、泸州老窖、舍得酒、剑南春、金徽酒都集聚在大江大河或者清幽山泉之畔。地理位置的不同,也造就了当地酒口味的不同。黄河流域汾酒、仰韶酒等大部分属于清香型。在长江上游,四川地区酿造的五粮液、泸州老窖等属于浓香型;在长江中游,两湖和江西地区酿造的稻花香、枝江、白云边等有浓香型,也有浓酱兼香型,口味丰富多变。而徽县的酒,也如同其“不南不北”的地理位置一样,有着南酒的柔,也有着北酒的香,而多文化的融合也是造就金徽酒淡雅浓香味的原因之一。
地处秦岭南麓,长江上游的徽县,生态环境优美,是微生物群落生长的天堂,有着生产优质白酒的自然优势和物质条件,自古以来就看作是绝佳的酿酒圣地。如果把名酒集中的长江中上游流域比作中国的名酒长廊,那金徽酒就是来自长江名酒长廊最深处的一杯佳酿。
第二十二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正在进行着激烈地角逐。作为本届环湖赛战略合作伙伴之一的金徽酒,凝聚着激情拼搏的体育精神,也承载着人们对于健康生活的一致追求。而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绿色健康、向上和谐”的理念与金徽酒的体育精神和一直以来向消费者传递的“高尚品味、卓越品质、有机健康”的生活理念高度契合,持续对外传递“绿色、人文、和谐、体验”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