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忠富
葫芦,谐音“福禄”,是中华民族古老的吉祥物之一,也是人类古老的原器。世界上很多国家和民族都有种植葫芦和使用葫芦的历史,至今仍广泛应用于不同的领域。葫芦不仅能食用,而且还能当作容器,正所谓“一瓢藏造化,天地一壶中。”“小小葫芦,生来不大身材矮。子儿在内。无口如何怪。藏得乾坤,此理谁人会。腰间带。臣今偏爱。胜挂金鱼袋。”宋人张继先在《点绛唇·小小葫芦》这首词里,生动地讲述了葫芦的外形特点和用途。
在唐宋时期,金鱼袋是三品及以上官员佩戴的证明身份之物。在张继先看来,用葫芦做成的饰品比金鱼袋还要贵重,足见彼时葫芦做成的文玩已经成为了达官贵人的钟爱之物。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总结葫芦为:“既可烹晒,又可为器。大者可为瓮盎,小者可为瓢樽,为舟可以浮水,为笙可以奏乐,肤瓤可以养豕,犀瓣可以浇烛,其利博矣。”可见葫芦在中国除了食用、入药,制作浮具、农具外,还能制作乐器、酒器等,真是用途广泛。
葫芦工坊创始人徐浩然长期潜心研究葫芦文化和葫芦技艺,他认为与欧美等国家相比,中国的葫芦产业刚刚起步,无论是葫芦种植培育的改善,还是葫芦制作工艺环节、葫芦的医药化妆品系列产品的开发,我们都需要戒骄戒躁、奋起直追。葫芦产业也需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可持续发展,借鉴别人的经验和产业运作模式,走出符合我们国情的发展之路。徐浩然最新出版的《图说葫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3年2月)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葫芦为切入点,深度挖掘葫芦背后的丰富文化内涵,精选百余件葫芦工艺作品,细说葫芦艺术的历史变迁,全面展示葫芦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表现。
本书图文并茂,包括葫芦文化篇、葫芦植物篇、葫芦食用篇、葫芦日常器用篇、葫芦工艺篇等八章以及附录。以葫芦工艺篇为例,作者认为葫芦制品主要分为葫芦艺术品和葫芦工艺品两大类。从制作工艺上,可以分为彩绘葫芦、漆艺葫芦、雕刻葫芦、针刻微雕葫芦、烙画葫芦、堆彩浮雕葫芦、系扣挽结葫芦、范制葫芦、勒压葫芦等。葫芦实用器具则有葫芦茶具、葫芦乐器、葫芦酒具、葫芦玩具等近百种。葫芦工艺代代相传,经久不衰。由于中国近代战乱和自然灾害频繁、生产工具升级换代、手艺人老去等诸多原因,很多老手艺都失传了,这是一件令人非常遗憾和惋惜的事情。
我们在市场上常见的葫芦工艺即彩绘葫芦。彩绘葫芦以彩绘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葫芦上。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知。彩绘葫芦辅以烙烫、雕刻和漆艺,使葫芦色彩亮丽而富有层次感。作为中国传统国画艺术的补充,彩绘葫芦可以作为房间摆件,摆放于客厅、书房或者办公桌,因此彩绘葫芦工艺在未来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其实这也充分证明,文创产品只要坚持继承与创新,同时始终保持与百姓生活的联系,那么就能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