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3-0028 海东日报社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三条沟谷地里见“薯”光

□本报记者 李永兰 实习记者 朵玉雪 摄影报道

“记者同志,你可以去山上看一看我们的马铃薯吗?今年长势很好。”7月17日,海东市乐都区芦花乡人民政府党委副书记许乃奎给记者发来了这样一条消息。

当天下午,记者跟随许乃奎一行,再次来到了芦花乡三条沟村。和4月份山草稀疏的芦花乡相比,时下的芦花乡山头被绿油油的叶片铺满,风光旖旎,煞是喜人。

当车辆缓缓驶入三条沟村,远处山坡上几头牦牛埋头吃草,时不时发出低沉地叫声,在这片沟谷地中显得格外嘹亮。在三条沟百亩马铃薯种植基地,集中连片的马铃薯枝苗一眼望不到边,24名村民一字排开,手拿锄铲,娴熟地将马铃薯周边的杂草铲落在地,并顺带将泥土翻松,几分钟就从地边锄到地中间,整套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微风的吹拂下,村民们的脸上露出享受的表情,似乎在那一瞬间,他们身上的疲惫感瞬间烟消云散。在锄草的人群中,记者见到了海东市乐都区莉君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陈连锋,他站在枝繁叶茂的马铃薯中间,望着远处成片的马铃薯,脸上不经意间露出欣慰的笑容。

看到记者后,陈连锋喜不自胜地说:“现在我的‘青薯9号’长势最好,它的淀粉量高,产量也高,亩产能达到7000斤左右。”今年2月份,陈连锋为了让撂荒地彻底“复活”,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下,盘活40公顷撂荒地,用来种植3种不同品种的马铃薯。

从种植、培育、施肥、除草、开挖、销售等环节,陈连锋都雇用了本地村民,这次锄草施肥的24名村民,也是他雇用的。据陈连锋介绍,农忙的时候,他甚至雇用了60多名村民,他们干活麻利,一人一天能锄草一亩左右,对于这些无法外出的村民来说,马铃薯种植无疑为他们增收致富带来了新盼头和新希望。

“我们打工去不了太远的地方,家里都有老人小孩要照顾,农村人干地里的活儿还是最顺手,现在能在家门口挣钱,还管吃管住,一天100元左右,一个月也有3000多元的收入。”村民韩国莲满足地说道。

记者来到芦花乡西坡村,西坡村村委会主任赵显福带领了几个村民进行一次性施肥、灭草、病虫害防治作业,现场一派繁忙。

10年前,赵显福就开始种植马铃薯,从刚开始的6.7公顷到现在的33公顷,靠的不仅是自己的责任和付出,更多的是政策的扶持,才让他一直有信心做这件事。和陈连锋一样,赵显福的农机一部分是他自己掏钱买的,一部分是农牧局技术推广中心扶持置办的,其中无人机、农药机,就让赵显福大大减少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望着眼前绿油油的马铃薯,赵显福也难掩日后将有大丰收的喜悦。“今年的马铃薯长势很好,雨水很足,颜色也好,而且没有虫害,品质比往年的都好,这一株能结13个小土豆,产量很高,按一斤1.2元计算,一年收益能达18万元左右。”赵显福说。

近年来,乘着乡村振兴利好政策,芦花乡把发展产业作为群众增收、振兴乡村的主要措施,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盘活土地资源,强化技术指导,及时调整品种结构,推进种植业产业向规模化、科学化方向发展,使群众在马铃薯种植中受益。值得一提的是,不断有种植大户承包流转芦花乡的土地种植马铃薯,再加上相关的政策扶持,芦花乡依托马铃薯种植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许乃奎介绍,今年芦花乡共种植了107公顷马铃薯,为带动村民致富,乐都区农牧局技术推广中心帮助种植户选择最受市场欢迎的品种,利用乡村振兴发展资金,给农户发放农药机、无人机、铲车等种植机器,帮助农户减少生产成本,扩大种植规模,增加经济收益。

对芦花乡而言,马铃薯种植是助推乡村振兴的“得力武器”,对当地众多种植户和那些无法外出的村民们而言,这是增收致富的最佳途径。如今,在他们看来,在注重特色产业的今天,一垄垄长势旺盛的马铃薯,丰收的希望已在田间地头绽放出了“薯光”。

谈起马铃薯种植的未来发展方向,许乃奎说,今后,芦花乡将继续走大规模经营农业产业发展的路子,为百姓提供务工机会,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持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和促进群众增收致富,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实现马铃薯从曾经的“救命薯”“温饱薯”到“致富薯”的跨越。

--> 2023-07-18 1 1 海东日报 content_38888.html 1 三条沟谷地里见“薯”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