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巴迎桂)今年以来,海东市农业农村部门探索和创新土地流转机制,推进土地集约化经营,全市农村承包耕地流转面积达5.8万公顷,为坚守耕地红线、确保稳粮增产赢得了主动权。
今年,我市不断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通过对农村承包地出租、转包、股份合作、生产托管等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支持现代农业、特色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为加快撂荒地整治工作,我市在推广农户复种一批、合作社流转一批、水利设施配套一批、高标准农田建设一批等“五个一批”的基础上,各地结合整治实际,探索出党建引领“1234工作法”“党工委摆擂台、支部大比武”等行之有效的典型做法。在耕地“非粮化”过程中通过宣讲政策、现身说法提高了农户等经营主体的知法守法意识及承包户的粮食耕种义务,取得了农户的理解和支持。
为进一步促进土地高效流转,我市在注重政策宣传、注重规范流转行为、注重培育市场主体上发力,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积极营造耕地“非粮化”和撂荒地排查整治的良好氛围,增强群众珍惜耕地、种好耕地的自觉性,提高政策知晓度和群众满意度;建立健全合同登记、备案、管理等制度,依法开展政策咨询、信息发布、土地评估、合同鉴证和管理等工作;按照《海东市耕地“非粮化”专项整治方案》,分阶段,稳妥、科学、有序消化现存数量,对于占用耕地栽种的绿化苗木、草皮及观赏性花卉分3年完成移除。加强农业技术指导,及时向农民提供科技、气象和市场等信息服务,并组织农技人员下村、入户、到田,有针对性地帮助农民解决农业生产难题,提高农民的复耕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