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正
我国传统文化经典著作之一的《论语》,内容包罗万象,既有治国思想,也有为人之道,三言两语,处处智慧,以至于自古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论语>的真相》是作家贾志刚推出的一部兼具故事性和知识点的历史读物,其延续了以往平实的写作风格,把《论语》的原有段落重新分类,按其义理划分结构,并分别予以理性评述,力求让2500多年前的古人变得鲜活、可亲,打开了解读《论语》的另一视角。
“温故而知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这些源自《论语》的名言,可谓耳熟能详,已成为我们的生活用语。然而,《论语》中也有一些句子的本意在历史长河中被曲解,譬如让孔子背上歧视女性骂名的“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其实这里的“女子”指的是妾侍,“小人”指的是仆人,意思是“只有家里的妾侍和仆人最难养”。对此,贾志刚认为,解读《论语》,要了解其时代、事件、对话、人物的背景以及人物关系,否则可能毫无意义甚至误人子弟。
该书上册是作者对由《论语》总结出的自省、知耻、守规则、自尊自爱等18条贵族精神标准的逐条叙述。什么是勇敢?“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贵族精神的勇,是敢于承认自己的过错,正视自己的怯懦,挑战自己的贪婪。所以,贵族精神的勇,是勇于面对现实,勇于承担责任。见利忘命,见色忘命,这样的人不是勇,只是莽夫罢了。什么是诚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人与人之间,如果不能以诚相待,社会一定会变得尔虞我诈、相互欺瞒。所以,诚信是社会正常运作的条件,也是构成贵族精神的基本要素。
该书下册则是对孔子及其门生践行贵族精神的专题性梳理,譬如“从土匪到贵族”的子路、“从土豪到贵族”的子贡、“讷于言而敏于行”的冉有、“博学而笃志”的子夏等等。“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子夏是孔门弟子中学术成就最高的一位,后来被魏文侯请去魏国西河开校讲学,培养了大批人才,战国时期的几大变法家李悝、吴起、商鞅等人均出自子夏门下。作者指出,以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来说,子夏在孔门中首屈一指。此外,书中还提到了孔子对自己“偶像”的不吝赞美,并进一步说明,“老子之所以成为孔子的偶像,是因为他的学识高明;柳下惠之所以成为孔子的偶像,是因为他的品德高尚。”
对于《论语》的解读,并非作者想当然地臆造,而是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有着一定的考据支撑。书中的每一篇评述文章,都大量引用了钱穆、南怀瑾、李泽厚、李零、鲍鹏山、傅佩荣、杨伯峻等名家的真知灼见,通过差异比对与分析,再提出自己的观点。作者特别指出,没有指向的真理,都是套话。比如:“做人要诚实”,看上去这话没错,但如果这话是对一个从来没有出过门,并且马上要去往一个骗子横行的地方的人所讲,就是在害他。
千百年来,为什么解读《论语》的书总是层出不穷?或如该书作者所言:“孔子确是一个对中国历史影响深刻的人。每一个中国人的身上都可能流着孔子的血,每一个中国人的骨子里都必然留着孔子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