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3-0028 海东日报社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小流域“治”出好生态

□本报实习记者 朵玉雪 摄影报道

小溪潺潺,桦林如盖。8月3日,走进海东市平安区三合镇瓦窑台村的峡群林场,群山披绿,极目远眺,远处山峦间云雾缭绕,一幅山水田园之境映入眼帘。

记者了解到,随着河湖长制的深入推进,2022年5月,海东市首个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项目——平安区瓦窑台沟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项目便在这里“安家”。该项目涉及三合镇的庄科村、瓦窑台村两个行政村,属湟水河流域祁家川河水系。项目建设内容包含生态护岸、植物缓冲带、谷坊、截排水沟、地埂绿化、修建浆砌石挡墙护坡、生态滤沟等,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5平方公里。目前已正常运行。

当前,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正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已成为助力乡村振兴、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是传统小流域治理的升级版,对保护涵养水源、复苏河湖生态环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提升绿化效果,我们从去年就开始补栽补种,目前疏林地补植了300公顷,树种有云杉和金露梅、银露梅。”面对眼前可喜的绿化效果,项目负责人张文英露出满意的神情。

“以前的污水都是通过化粪池直排河道,很不卫生。”说起之前这里的情况,平安区水土保持站站长刘积发皱起了眉头。如今,依靠反渗透膜技术,可以过滤掉原水中含有的悬浮物、细菌等有害物质,不仅改善了居民饮水安全问题,而且也很好地保护了水源和水环境。

除此之外,河道两旁严密地铺设了2公里的仿木桩,一排排沿着河道铺设开来,不仅很好地防止了河流过度冲刷,也为周围环境平添了些许“气色”。

新建的小流域就像系在这里的一根银丝带一样,不仅让老百姓的生活更舒适安心,还为他们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瓦窑台村依托峡群林场的生态资源禀赋,引导村民发展生态农家乐,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去“打卡”游玩。

“我们村将生态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点,这个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项目完成后,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多赢!”瓦窑台村党支部书记拉毛才让说。

据拉毛才让介绍,目前瓦窑台村共有36家农家乐,今年“五一”节前后,瓦窑台村接待游客2.8万人次。

“前段时间西宁旅游团的来这里游玩,120人我连续接待了10天,一天收入高达1万多元,人气旺得很……”说到这里,祁老五农家乐的老板祁登奎脸上笑开了花。

如今,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项目已正常运行,一条条河流旧貌展新颜,一幅幅“水清、岸绿、宜居”的和谐画卷正在这片大地上次第展开。依托优质的生态资源和良好的水域环境,瓦窑台村可以种植冬油菜、小麦、马铃薯等农作物,不仅盘活了当地的农业和文化,更带动了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谈起对未来的期盼,拉毛才让说:“我们的日子会像这溪水一样,越过越顺,越过越美!”

--> 2023-08-06 1 1 海东日报 content_39745.html 1 小流域“治”出好生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