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3-0028 海东日报社出版






上一篇        

诗情都为饮茶多

□邓勤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唐诗宋词的灼灼光华至今仍被后人津津乐道。饮茶深入日常生活,上达宫廷禁苑下至山野茅舍,世人咏志抒情自然将其纳入诗歌题材。自古诗家多茶客,诗情都为饮茶多。茶与诗的“联姻”,实在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独特现象。中唐诗人卢仝嗜茶如命,又擅煮茶。“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其名篇《七碗茶》把饮茶之妙写得淋漓尽致,堪为千古绝唱。

茶文化研究者李明认为,茶诗写作同样要面对为什么写、怎么写、水平如何等问题。就技巧而言,限韵、用典、化(借)用前人诗句等都是常规手段。茶诗可以记录时代时事。当然,诗歌和历史并不能等量齐观,必须要明白两者界限,才能更好地“诗史互证”。此外,典故就是现成诗料,用典就是激活历史。民国名人江庸、赵熙、马一浮等所写茶诗,包含了大量涉茶典故,如:卢仝茶、武夷茶、老人茶、北碚茶、壑源茶……使用这些典故,依托唱和双方大致相同的文化心理,可以形成委婉曲折的表达效果。当然,和其他诗歌素材类似,茶诗写得如何与作诗者的才华息息相关。

李明指出,茶诗从唐代发展到民国,依旧才情勃发,余脉不断。作为研究者,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并尽可能从这些只言片语去还原历史图景。那些因茶而形成的典故、风俗、人物,隐藏在历史和诗词中,也漂移在日常生活中。李明最新出版的《斗茶录》(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3年2月)以民国时期名家的茶诗往来为线索,展示了在战争背景下民国文人的生活及创作日常,涉及西南联大等大学西迁、茶厂初建及发展,以及茶专业的大学建制等重要内容。作者以茶入手,以茶诗创作的交集为骨架,铺就了动荡时期的历史画卷。

《斗茶录》由相互独立又有一定关联的斗茶诗、普洱茶、采茶辞、湄江吟和煮茗图五个部分组成。以《斗茶诗》为例,这部分所述茶事始于1939年成都雅集,参与聚会者既是友朋又是才子,即席赋诗,相互之间叠韵唱和,汇集成规模庞大的斗茶诗。柳亚子、郭沫若、董必武所作斗茶诗与雅集没有直接关系,却也是人际关系和抗战底色的真实反映。上述五个部分将茶诗解读、文化阐释、人际交往融于一体,形成诗中有茶、茶中有诗、以诗观史、以史观人路径,呈现别样文化风景、交往图景和人物侧影。这些茶诗涉及云、贵、川、渝、沪,或是产区或是销区。可见本书也是对现实中茶产业的一种观照。

作者指出,民国茶诗与茶事大略有如下几种关系:其一,记录实际发生之茶事,如成都雅集喝峨眉茶、巴岳山采新茶、贵州湄潭试新茶;其二,借用涉茶典故,如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尤其常见;第三,用茶字韵。茶诗涉及某种茶类,不能以字面是否提到该茶为唯一依据。有些茶诗出现某个茶名,却另有实指。有些茶诗没有直接提到某种茶,但有真实的历史场景和人际交往作支撑。总体上,茶事隐藏于真实的人际关系和雅集诗会之中,茶诗只是承载形式之一。

--> 2023-08-11 1 1 海东日报 content_40032.html 1 诗情都为饮茶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