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3-0028 海东日报社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李永德:弘扬中医文化 守护百姓健康

□本报实习记者 张语嫣 摄影报道

“作为一名医生和共产党员,就要一生不断践行‘救死扶伤、刻苦钻研’的学医誓词和共产党员‘敢于担当、勇做先锋’的初心使命。”李永德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2006年,李永德毕业于甘肃省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系,多年来,他深耕麻醉领域,作为中医学的学习者和继承者,他誓要为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中医学的传承和发扬找到一条合适的特色发展道路。

大学毕业后,李永德进入民和县中医医院工作。刚进入医院的李永德在麻醉科跟着老师学习麻醉,在老师手把手的教学下,他很快掌握了相关技术,但也对老师的帮助产生了依赖,两三年时间里,每次手术时他都需要老师在旁。

让他真正成为一名独立自信的医生,还得从一次值夜班说起。有一天晚上,值班的李永德接诊了一位病人,他先给自己的老师打了电话,请老师过来帮忙。但老师在电话中鼓励李永德,他已经是一个技术成熟的麻醉医生,完全可以独立完成一台手术,要放下对老师的依赖,成为一名独立的医生。挂了电话,李永德知道自己要独立完成这台手术了,他一边紧张地准备着,一边不断回忆以前跟老师一起做过的所有麻醉手术,终于,在老师的鼓励下,李永德完美完成了这台手术。

“我非常感谢我的老师,没有他的放手和鼓励,我不可能成为一个自信独立的医生。”从那之后,李永德正式成为一名麻醉医生,每次做完手术后病人家属对他说的那声“谢谢”,让他充满了成就感和自豪感。

说到如何做一个让患者放心的医生,李永德调侃道:“中医嘛,患者最信任的就是白头发、白胡子、满脸褶子的老汉了。”说罢他哈哈大笑。事实上,他为了提高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多年来在专业上刻苦钻研,在手术中兢兢业业,在手术后时刻关注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时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关心他们的生活,为病人的治疗和康复付出了无数心血。

作为一名从业十六年的医生,李永德是民和县少有的同时具有中西医专业知识和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他深感传统中医学的博大精深,并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积极学习省内外医院的丰富经验用于发展本地中医事业。

在做麻醉科医生期间,李永德曾经到上海市参观学习,当看到当地医院改良并推广了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流行过的“针麻”时,他深感震撼。“可以在心脏手术这么高端又危险的领域用到中医针灸进行麻醉,基础麻醉加上中医针刺麻醉,就可以拿下整台心脏手术,我们中医一点都不落伍。”

回来之后,李永德也想着在本地医院做一个“针麻”课题,但由于民和县中医医院的科研条件相对落后,这个设想没能实施下去。但这件事却引发了李永德的思考:“中国传统中医学究竟还有多少惊喜和宝藏是没有被发掘和推广的?”这就像是一粒小火种,看似不起眼,却彻底点燃了李永德心中传承和发扬中医的熊熊火焰,他坚信中医真正宝贵的技术还没有真正被挖掘出来,传统中医学有更多值得探索和发扬的地方。

于是,他在医院的党委会议和全体会议中多次提出建议,在结合医院实际的同时,发展有自己特色的中医技术。“一个二级甲等医院,病人来了只会治疗普通的感冒和炎症,这就失去了二甲医院的意义。”

在条件相对成熟之后,由李永德牵头,民和县中医医院发掘和推广了很多中医特色的技术和方剂,由他主导开展的“铺灸热导入疗法”深受康复科广大患病群众的好评。

如何在中西医结合方面钻研出更好的带有民和县中医医院特色的新技术,也是李永德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他认为,首先还是要有核心技术,“所谓核心技术就是别的医院没有,我们医院有的,或者是别的医院有,但是我们医院做得更好的。”

通过学习,这几年,李永德所在的疼痛科已经掌握了介入、微创等难度较大的手术技术,这些手术以前都要请外来医院的专家执刀,专家一走,这项技术就被搁置了,但现在医院有了自己的技术,也等于有了自己的特长和亮点。说起自己热爱的专业以及取得的成就,李永德特别欣慰。

“所谓的工作平衡,就是挤时间。”作为身兼数职、头衔职务众多的医生,如何在繁琐的各项工作中找到一个平衡点,是李永德工作的终身课题。

在民和县中医医院工作的十几年间,李永德平均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当麻醉医生一天有好几台手术,早上要查房写病历,下午出门诊,晚上还要值班,有时候遇到紧急情况,在睡梦中也会被叫起来进手术室。

“目前我正牵头在民和县中医医院内开发一些具有医院特色的自制中医制剂,制剂室也在筹备之中。”李永德说,中医是几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是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智慧,他将始终记得中医“简便验廉”的原则,用心发展和推广中医技术,切实把中医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护佑人民健康。

--> 2023-08-19 1 1 海东日报 content_40449.html 1 李永德:弘扬中医文化 守护百姓健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