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周晓华 通讯员 李小英)今年以来,海东市乐都区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融媒体中心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以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为重点,做精内容、做活渠道、做强矩阵,着力打通全媒体传播体系末梢神经,为乡村振兴注入融媒体动力。
乐都区把镜头聚焦乡村,开设《人文乐都乡村行》《乡村振兴政策百问百答》《人文乐都直通车 乡村振兴我来说》等专栏,精心打造以移动互联网为核心、智能手机为终端的“乐都融媒”App,切实提高群众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的知晓度、支持度和满意度。将宣传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深入乡村田间地头,采编乡村振兴工作中的优秀经验做法,大力宣传乡村振兴典型,让乡村振兴典型当主角、上媒体版面,推动形成重点突出、亮点纷呈、激荡人心的乡村振兴舆论宣传态势,让乡村振兴战略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在乡村振兴宣传过程中,乐都区持续加强与媒体的对接联系,对重点乡村振兴素材及新思路、新动态、新亮点,组织媒体共同采写,扩大宣传报道的声势。为更好地宣传乐都农业品牌,推广乐都特色产业,通过直播推广、实采实拍等方式,打破农副产品“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局面,并动员各方力量推介乐都区农特优产品。目前,乐都区注册“乐字号”商标26个,认证绿色食品7个、有机农产品2个、地理标志保护(证明)产品19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乐都紫皮大蒜”等6个品牌获批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兴农”蔬菜等26个农产品商标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注册;紫皮大蒜、长辣椒被农业农村部评为消费者满意的前100名名优产品,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逐步提升。
同时,乐都区大力加强对本土特色文化的挖掘和扶持,持续加大宣传力度,重视非遗传承人的培养,探索非遗保护利用与文旅产业有机结合的创新模式,充分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张名片,讲好乐都故事,展示“河湟古都 人文乐都”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内涵。目前,乐都拥有9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52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