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3-0028 海东日报社出版






上一篇        

让农民在家门口赚到零花钱

□本报评论员 董健人

每每往返在平安和乐都之间,总会被道路两边的摊位吸引驻足,从时令果蔬到新鲜五谷,不由地来上三五斤,看到的是农民满面的笑容,得到的是收获满满的称心如意。在农村经常可以看到农民房前屋后三两棵果树上的果子,院子里二分地里的蔬菜自己吃不完,拉到市场卖划不来,最后只能看着烂掉,损失的不仅是果蔬,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平安和乐都之间109国道两边摆摊的情景,不失为是一个拯救小农经济、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的途径。

一般的集市由职业商贩经营,经营的果蔬五谷大多为“二手”货,农民自产自销直接参与经营的很少,在供销环节上多出了一道环节,农民受益并不明显。平安和乐都之间109国道两边呈现出的“前店后村”现象情形就大不一样,农民院子里的蔬菜吃不完,哪怕是五六斤辣子七八个菜瓜,拿到路边总能换得几个零花钱,有时甚至是一笔可观的收入。乐都区雨润镇深沟村的沈老汉儿女全部在外打工,自己与老伴在院子里随便种点蔬菜都是吃得少烂得多。今年看到有的村民在国道边摆摊便也跟着摆摊,没想到两个多月下来院子里不起眼的一点蔬菜卖了七八百元,最近两棵沙果树上的沙果一斤卖到了12元,收入了1000多元。

这个例子值得我们深思,对任何事物的引导要尊重客观事实,要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并非一定要搞高大上,一定要追求产业化、规模化。小农经济在现阶段,在某些地区仍然是主流和传统,作为农民对其有深厚感情和朴素期望,既能够力所能及,也可以自给自足。平安和乐都之间109国道两边呈现出的“前店后村”现象,就是部分村庄因地制宜,鼓励农民自主经营,在家门口赚钱的生动事例,让农民实实在在得到了实惠,让小农经济找到了新的出口。

也许有人会质疑道路两边摆摊设点的合法性,笔者认为这根本不是一个必答题,更应该必答的是,如何鼓励农民在家门口赚到钱。这就要涉及管理引导的问题,“前店后村”有利于农民,有利于小农经济复苏和发展,其合理性毋庸置疑,至于是否合法是由管理水平决定的。管理到位了,是否合法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首先是思想认识问题,特别是社会管理者要从思想上有趋利避害的足够认识,要以人为本,以农民利益为前提,以发展的思维提升管理水平。其次是要拓展发展思维,农村道路两边作为市口,不仅可以兜售农副产品,而且可以开辟诸多适合农民经营的项目。就拿民小公路两边的洗车店来说,农民在自家院落门前开辟洗车场所,收入也是相当可观。

所以,社会管理者要学会把发展的主动权交给农民,让农民去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管理者要以服务者的姿态实施管理,不要动辄这也不能干那也不能干,齐刷刷地一刀切,而是要想方设法引导农民合法合理合规地干。只要有利于发展,有利于民生,就一路绿灯开到底,让农民有足够信心将自我发展好,让生活更美好。

--> 2023-09-03 1 1 海东日报 content_41323.html 1 让农民在家门口赚到零花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