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邓成财
“朱书记,真的太谢谢你们了,没想到被拖欠这么久的工资还能要回来!”近日,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山乡吉家岭村村民张志伟来到村委会向驻村工作队表示感谢。
去年8月份,张志伟带着一脸的疲惫和焦虑来到吉家岭村村委会,向驻村工作队求助道:“我在西宁市城东区干活,活干完了老板不给工钱,朱书记你们懂法律,能不能帮我把工资要回来呀?”
驻村“第一书记”朱高强得知情况后,马上了解情况,得知张志伟曾在西宁市城东区从事保安工作,工作已满一年,但公司却以经营困难为由,拒不支付其1.7万元工资。为了帮助张志伟讨到工资,朱高强与队员多次深入企业,与该企业负责人沟通协调,从法、理、情入手,释明相关法律规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该企业支付了张志伟1个月的工资,并承诺其余部分将于今年5月份全部结清。
“如果公司不信守承诺,5月份还不结清张志伟的工资,我们将走司法程序,用法律的手段帮助我们的村民讨要回工资。”“第一书记”朱高强说。
以上事例只是吉家岭村驻村工作队的日常工作缩影,类似的感人故事数不胜数。
李生寿是吉家岭村的监测户,在西宁市务工,去年6月份患病,需长期治疗服药,家庭生活拮据,驻村工作队多次前往西宁市城中区莫家街看望慰问李生寿。
近日,朱高强和工作队员李成武又带着慰问物资去看望慰问李生寿。交谈过程中,得知李生寿因病被工作单位辞退,家庭陷入困境。驻村工作队从医院了解到,以李生寿的身体情况,目前可以继续从事原来的工作。于是,工作队又到李生寿原来工作的单位说明情况,请求恢复李生寿的工作岗位,一番沟通协调后,该单位同意恢复李生寿的工作岗位。
“我又可以在小区物业上班了,每月包吃包住收入近3000元,还能就近照顾家里的老小,感谢工作队的帮忙。”李生寿激动地说。
除此之外,自2019年吉家岭村幸福院开院以来,驻村工作队协调派驻单位,一直为幸福院提供米面油等生活物资,折合人民币7万余元;驻村工作队想方设法高标准发展保洁、保安、垃圾清运等到户产业,截至目前,到户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务工农户月收入达2700余元……
自2018年驻村以来,朱高强和队员们始终心系群众,将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扛在肩上,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村民们一直夸驻村工作队有担当、有责任、有爱心。
面对群众的连连夸赞,朱高强却说:“为群众服务是我们工作队的本职工作,以后我们持续将在访民情、解民忧、暖民心上下足功夫,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搞好服务,做群众的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