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3-0028 海东日报社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种养结合”带来好“钱”景

□本报记者 郝志臻 通讯员 岩子 摄影报道

数九寒冬,万物萧条,地处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干旱山区的大庄乡此时一片寂寥。然而,走进当地农户的养殖棚圈,却是一派牛羊肥壮人勤忙的勃勃生机。

大庄乡地处民和县中部的纯浅山地区,全乡辖15个行政村,3693户1.75万人,耕地面积1867公顷,平均海拔1700米至2000米,两条山梁夹着一条大沟,是大庄乡地貌的全部。这里山大沟深、十年九旱的自然气候条件,成为制约当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瓶颈”。

伴随着2008年全膜双垄栽培技术的成功推广,在大庄乡的干旱山地里,不仅种出了亩产量千斤以上的玉米,还产出了丰富的玉米秸秆。有着养殖特长的当地群众如“旱苗逢雨”,在党和政府的乡村产业政策扶持下,用勤劳双手绘出了干旱山区“农牧联动、草畜结合”的发展新图景。

“全膜种植技术是一项深受干旱山区老百姓看好的兴农科技,既充实了老百姓的‘粮袋子’,又丰富了老百姓的‘肉盘子’。”大庄乡政府乡长马海霞说,自全模玉米技术推广以来,全乡全膜玉米种植面积占到总耕地面积的七成以上,每年约产出6万余吨的玉米秸秆,为当地群众发展养殖业提供了草料支撑。

走进大庄乡马家川村村民马华林的家门口,房前屋后的空地上堆积着大量的玉米秸秆,羊棚里时不时传来几声羊叫声。

走进羊棚一看,马华林正蹲在饲料槽前给三只小羊羔喂奶,抢不到奶吃的小羊羔急得 “咩咩咩”叫唤。

马华林家有7口人,为了让一家人过上好日子,早在多年前,他和妻子就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诺木洪农场承包了1公顷土地种植枸杞,一年下来也有三四万元的收入。他们还依托国家产业政策支持和玉米秸秆资源,在家里搭建暖棚饲养了40多只羊,每年也有不少收入。

“开春种上庄稼后,我和妻子就到诺木洪经营枸杞地,让父母在家喂喂羊,秋收时节再返家收获庄稼。”马华林说,他家有12亩耕地,全部种了全膜玉米,因为他家的地属于沟岔水浇地,尽管比不上川水谷地的肥沃良田,但有限的灌溉条件也为玉米增产发挥了大作用,正常年份玉米亩产能达到850多公斤,即便在遭受旱灾情况下,玉米亩产也在500公斤以上。

“我们家自己种的12亩全膜玉米不外卖,够用自家40多只羊的全年饲草料,所以养殖成本相对较低。”马华林说,养殖成本降低了,出栏一只羊的利润也就提高了。

据马华林介绍,因为全膜玉米推广后秸秆草料丰富,马家川村133户村民几乎家家都有羊,少则20余只,多则六七十只。

1月8日下午,民和大地晴空万里,冬月午后的阳光洒落在大庄乡哈家圈村的山梁坡洼间,丝丝寒气中多了几分暖意。

养殖大户、哈家圈村党支部书记张真忠正在不紧不慢地翻晒着门前的玉米秸秆捆。“趁着这几天天气好,把这些秸秆尽快晒干后粉碎贮存。”张真忠边忙活边说。

张真忠是一名党员,也是哈家圈村的脱贫户。从精准扶贫期间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到今天的脱贫致富户,既有党的脱贫攻坚政策阳光的沐浴,更有自身不等不靠感恩奋进的打拼。如今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他在办好村里事的同时,一门心思发展牛羊养殖业,既鼓起了自身腰包,也成为村里靠养殖脱贫致富的“领头羊”。

走进张真忠的牛棚,栅栏内的牛儿悠闲地咀嚼着槽内的草料。

据张真忠介绍,他家现在存栏牛23头,羊50多只,年均出栏育肥牛10余头、育肥羊20多只,平均下来每出栏一头牛就有1000余元的利润,每出栏一只羊也大概有二三百元的利润。

为了降低养殖成本,张真忠还把左邻右舍外出谋生乡亲们的6.7公顷土地都利用起来,种上了全膜玉米、苜蓿、谷草等,既避免了耕地撂荒,又为发展养殖业贮备了上好的优质饲草料。

不仅如此,张真忠在来自省城的驻村“第一书记”郭凯宁的牵线搭桥和所在单位的积极帮扶下,腾出自家两间房屋做简易加工车间,配备了牛羊肉分割、真空包装、冷藏的简易加工设备,计划元月下旬开始牛羊肉加工,把牛羊养殖产业链逐步向深加工延伸,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大庄乡立足十年九旱的现实条件和种植全膜玉米秸秆资源优势,审时度势,因地制宜,一门心思发展符合干旱浅山地区的养殖产业,走出了一条“牧歌嘹亮”的脱贫致富路。据马海霞说,目前全乡养殖户有1500余户,牛存栏2000余头、羊存栏1.5万余只,牛羊养殖已经成为推动大庄乡乡村振兴和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 2024-01-26 1 1 海东日报 content_47813.html 1 “种养结合”带来好“钱”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