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3-0028 海东日报社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好生态带来致富大产业

□本报记者 孟霞 通讯员 拜永基 摄影报道

绿水青山好风光,生态经济大文章。初秋时节,走进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林川乡峡门村,远处的大山林木葱茏,绿意盎然。站到高处望去,沟谷连绵,田畴纵横,村庄错落,一幅宁静祥和的乡村风景图令人心旷神怡。

入秋以来,峡门村几乎每天有雨,雨后空气清新,一呼一吸间,泥土的气息混合着淡淡的菌香,使人迫不及待地想进山去采蘑菇。由于雨水充沛,山上的黄蘑、草蘑等各种野生蘑菇如雨后春笋般钻出来,一簇簇戴着褐色“伞帽”的野蘑菇破土而出,如繁星点点,一群村民手提着篮子、拎着塑料袋正满脸笑容地采摘着蘑菇。

据峡门村党支部书记祁全仁介绍,近几年,峡门村通过退耕还林等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生态环境日益变好,村民靠山吃山,纷纷上山捡蘑菇换钱,每年8月份是产菇旺季,峡门村6.6公顷的林地,蘑菇产值近10万元,真正使绿水青山变成了鼓起群众钱袋子的金山银山。

峡门村护林员郭邦顺激动地说:“作为村里的护林员,我能感觉到近几年生态保护力度不断加强,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林子里面长出了很多种类的野生蘑菇,我们每天边巡山边捡蘑菇,一天就能赚到300元左右,不仅守护了我们的林地,还有了一份额外收入。”

林下菌菇的发展起到“以林养菌,以菌促林”的生态效应,而这得益于林川乡对山林的保护和利用。近年来,林川乡紧扣“植绿、增绿、护绿”,紧盯“生态增量、林业增效、农民增收”主线,不断盘活林业资源,赋能绿色发展新动能,积极探索“两山”转化新路径,实现生态与增收共赢。

目前,林川乡5066.67公顷林地实现网格管理,60名护林员常态化开展巡山护林,真正实现“林长治”。持续推进全民义务植树工作,近3年累计植树27万株,绿化面积达93.33公顷,林川乡“绿色家园”不断扩大,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为林下资源发展提供了沃土。

林川乡将在“林下菌菇”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因地制宜打造林下经济,加快推进农业特色化、规模化,将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让群众真正享受“生态红利”,为群众开辟增收致富新路子。

--> 2024-09-02 1 1 海东日报 content_56955.html 1 好生态带来致富大产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