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将至,节令食品月饼既是阖家团圆必不可少的佳品,又是各食品品牌必争之地。月饼前哨战已然打响,线上线下渠道开启“卖月饼”模式。
毛利率高吸引新品牌争相入局
企查查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月饼相关企业已注册295家,注册量高峰期为刚刚过去的8月,共注册129家。短期内,月饼企业注册数量高,说明新品牌不断涌入,行业仍旧看好以及瞄准中秋旺季。
近日,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发布的《2024年中秋月饼行业趋势报告》显示,预计今年中秋月饼产量在30万吨,销售额在200亿元左右。第三方平台鲸参谋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月饼市场的集中度降低,由原来的83%降至62%。这便意味着,中秋月饼这块“蛋糕”不小,品牌逐渐增加,月饼市场越来越有活力。
为何月饼赛道仍有如此多品牌挤破头入局?记者梳理月饼头部企业财报发现,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月饼具有相当诱人的毛利率,高达50%—60%,逼近白酒行业。
2020年开始,报表内,月饼被合并到中西糕点礼盒中。元祖股份2023年年报提及,“中西糕点礼盒”产品类别营收为14.50亿元,毛利率为57.13%,营收占总营收将近六成。
另一方面,月饼的节令性比较强,制作工艺相对简单,生产线可以短期内铺设完成,进入门槛低。
价格下探 “轻装上阵”
据记者观察,今年月饼市场的竞争集中在价格以及文化内涵上,有品牌以超低价入局。记者在番禺一家超市见到,一盒400克的蛋黄莲蓉月饼铁盒装价格达到29.9元,另一个新品牌410克装卖到23.8元。市民耳熟能详的知名品牌以70元到200元之间的月饼铺货量较大,尽管超市中仍能见到逼近500元“天价”的月饼,但实属少数。
比起往年花里胡哨的口味,今年市售月饼显然要“务实”得多:双黄白莲蓉、豆沙、五仁月饼、流心奶黄月饼……此外,今年月饼的包装“瘦身”,月饼规格也显著减小,市场上迷你月饼热销。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4月1日,月饼新标准GB/T19855-2023《月饼质量通则》落地实施,在原标准“原料和辅料”基础上增加“饼皮及馅料”的要求。其中,馅料中的水果添加量或水果制品(折算成水果)添加量不低于25%,可称为“××水果月饼”;添加量不低于10%的可称为“××水果味月饼”。
《月饼质量通则》对五仁月饼命名要求进一步细化。如命名为“广式五仁月饼”必须仅使用核桃仁、杏仁、橄榄仁、瓜子仁、芝麻仁。用其他果仁替代其中一种或几种的,只能命名为“广式果仁月饼”或“五仁月饼”。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