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永兰 摄影报道
青山万叠,碧水千隈。渐渐有了秋意的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高远的蓝天、蜿蜒的湟水河、迤逦铺开的青山,构成了一幅幅美不胜收的生态画卷。
作为化隆的“掌上明珠”,绿色生态始终是化隆最大的资源、最大的优势,更是确保化隆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资本和底气。
如何守好绿色生态“最大财富”,发挥绿色生态“最大优势”,擦亮绿色生态“最大品牌”?这是化隆的必答题。
今年以来,化隆县一以贯之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认真落实筑牢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屏障的历史责任,加强生态修复治理,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扎实推进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奋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高地。
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化隆县对两家碳化硅企业进行升级改造,对新材料生产线优化升级,有效防范了大气面源的污染;持续加大全县涉气企业环境监管执法检查力度,联合多部门对辖区的16家建筑工地、8家砂石厂开展大气污染设施专项检查,对有污染隐患问题的企业负责人进行约谈,并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
在水污染防治方面,不断强化污水处理厂设施运行管理,对化隆县群科新区和巴燕镇污水处理厂开展了常态化执法检查,对总氮设备、监控设备、台账填写等存在的问题下发督办函和整改通知书,督促企业按照污水处理厂标准正常运营;以昂思多镇河流域和沿黄村社为重点,加大污水管网建设力度,强化污水截留、收集和处理,对12个行政村实施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修建生活污水管网65.5公里,村级污水处理站6座。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化隆县乡镇饮用水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今年以来,化隆县深入开展“千吨万人”乡镇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治理,巩固提升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整治成果,采取委托第三方检测公司定期对全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进行检测,保障饮用水安全;扎实开展牙什尕镇、群科镇、德恒隆乡、甘都镇辖区黄河流域56个入河排污口排查、监测、溯源及整治工作,有效管控入河污染物排放,确保各流域地表水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或优于三类标准,黄河化隆段出境断面水质优于二类标准。
(下转02版)
(上接01版)
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对全县64家注册固废产生单位开展打击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和倾倒行为专项行动,确保不发生环境风险事件;严格落实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监管责任,严格涉镉等重金属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准入管理,全县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
如今,从峰峦叠翠的卡力岗,到清波涟漪的黄河;从推窗见绿的宜居城市,到风光旖旎的美丽乡村……在2740平方公里的化隆大地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势头愈加强劲。
今年前5月,化隆县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1.3%,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0.8个百分点;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为每立方米53微克,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7.4%,细颗粒物(PM2.5)浓度为每立方米32微克,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5.8%;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比例保持在100%。
生态文明建设是最大的民生项目。今年以来,化隆县积极谋划,全力推进生态环境项目建设,持续做好昂思多镇河水污染治理项目和群科新区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建设工作。
值得关注的是,群科新区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已完成湿地16座水池水生植物补植工作,管理房、监测房装修及配电室安装目前已完成,正在进行设备调试;新建3座污水处理站,其中牙什尕镇下多巴一村、二村污水处理站处理规模为每日350立方米,目前已完成全部建设任务,正在进行设备调试;群科镇雪什藏村、若加村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规模为每日120立方米,于今年5月底开工,现已完成基础开挖工作;扎巴镇本康沟村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规模为每日30立方米,于今年4月底开工,现已完成基础开挖工作。
不畏山高路远的跋涉者,山川回馈以最奇绝的景色。走进化隆县甘都镇阿河滩村,山林郁郁葱葱,湖泊碧绿如玉,田园农家客栈散落其中……虽已入秋,清凉惬意的美丽乡村却处处透着一份“火热”。
“今年暑假期间,我带儿子的外地同学来化隆看黄河水。”来自乐都区的李玉军说,他很喜欢周末和朋友到化隆县旅游,中午吃上一碗热腾腾的拉面,看着黄河水碧波荡漾,让人心生惬意。
化隆县的生态之变,让越来越多的人惊喜不已、刮目相看,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来化隆游山玩水。“化隆的生态越来越好,景色越来越美,游客越来越多,我们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化隆县一拉面店店主马玉贵说。
绿色映初心,山水见精神。如今的化隆正生动地演绎着“绿能生金”的故事,良好的生态资源有了别样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