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峰 吴雨 摄影报道
9月18日早上9点,作为海东市平安区第二中学校长的马洪军已经审查完学校的安全情况回到了办公室。每天早晨检查一遍学校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这是他保持了很多年的习惯。
马洪军是2024年度青海省特级教师,也是平安二中的校长。“从19岁到54岁,在35年的教育生涯中,教育家精神照亮了我的教育梦想,让我一路勇往前行。”扎根教育工作35载的马洪军,一直以陶行知、南怀瑾等中国卓越的人民教育家为榜样,多年来潜心开展教育实践,精心构建大情怀育人体系。
“在我心目中,生活和教育是融为一体的。”在马洪军看来,35年扎根教育基层的经历,就像是在“盖房子”,让他在教育这条路上领略到了“扎根”“突围”“超越”“共享”等不同心境。
马洪军自1989年7月从平安县师范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平安区沙沟学区从教,19岁的他满腔热血地站在三尺讲台上,从此与教育结缘。2004年9月,组织安排马洪军担任古城回族乡新庄尔九年一贯制学校校长。
“当年如果没有马校长的努力,就没有学校的今天。”时光荏苒,一晃20年过去了,马洪军这个名字在新庄尔九年一贯制学校的老教师心中却始终留存。
2004年,由于新庄尔九年一贯制学校是在原来的新庄尔小学的基础上改建成的,教室、教师宿舍、厕所、课桌椅都非常紧缺。办学之初,初中三个班150名学生没有教室,只能在临时搭建的简易房里上课。
“当时我特别心疼这些孩子们。”回忆起2004年刚到新庄尔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教学经历,马洪军锁紧了眉头。为了尽快解决教学设施简陋的问题,他主动联系了两家企业筹集资金90万元,修建了一幢660平方米的教学楼和330平方米的教师宿舍,并为师生建了厕所。同时,通过教育局配备了200套课桌椅。至此,学校面貌迅速改观,各项工作有序高效开展。“能为孩子和教师做这些实事,我觉得特别有成就感。”马洪军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开。
从教35年来,马洪军朝着“静心教书,享受育人”的人生梦想不断前行。他先后担任平安区古城乡中心学校副校长、巴藏沟回族乡中心学校校长、古城乡中心学校校长、平安区高铁新区学校校长等职务,2021年12月,他来到平安区第二中学担任校长职务。他在肩负校长一职的同时,也从事初中数学、思想品德、社会与法制等科目的教学工作。
在学生的心里,马洪军是一位慈祥的长者,是一位仁爱的师者;在教师的眼里,他有着博大宽广的胸怀,见微知著的眼光,公道正派的品质,善良诚实的人格和超群出众的能力。
在教学工作中,他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精心设计教案,从教法、学法、教具三个方面进行准备,教学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所任教班级学生的单科会考成绩一直在平安区名列前茅。
2015年,为了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全面提高,马洪军在古城乡中心学校任校长期间,组织教师开展了独具特色的“221”校本教研活动,即“两说两议一观察”。每周每学科利用学科组教研时间,通过“说课→评课→上课+观察→反思→议课”几个环节将一堂课的教学活动打造成一个科学的闭合体,真正起到了让教师上一节课,就提升一个台阶的作用。
“教研模式能够最大程度避免教学、教研活动的虚、假、空问题,同时不断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马洪军说,这项教研活动坚持了许多年,当年古城乡中心学校教学成绩提升明显,九年级语文、思想品德在2018年中考中取得了全区第一的好成绩,中考升学率达到70%。
在抓好教学质量的同时,马洪军还非常关注爱心帮扶工作,以此促进民族地区教育和谐发展。近年来,他积极争取各企业、各单位的支持,在中心学校、六台小学等共资助学生674名,资助金额达13万余元。另外,还组织开展党员教师“一帮二”、普通教师“一帮一”留守儿童关爱活动,解决了学生的困难,温暖了学生的心灵。2023年,在他的努力争取和平安区委统战部的大力支持下,江苏省无锡市统战部资助平安二中10万元“红石榴助学金”,帮助了300名贫困学生。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无论是在教学岗位还是在学校管理岗位,马洪军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教职工中具有较高的威信。
马洪军在教育战线上辛勤耕耘了35个春秋。从教学工作的安排、教学计划的制定、中考信息的搜集、教师的教学分析、初三学生的动员到每一次模拟考试题选定、模拟考试的安排、成绩的汇总分析,他事必躬亲,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作出了很大贡献。
“杏坛耕耘春化雨,倾尽丹心育桃李。”马洪军把青春岁月都融化在与学生相处的每一个日子里,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痴心于教育这片热土,奉献无悔,精耕细作,润物无声。35年来,他曾多次获得平安区“优秀教师”“师德标兵”“先进教育工作者”“六个十佳爱岗敬业先进个人”、青海省“骨干教师”“优秀教师”“海东市创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他所撰写的论文《浅谈思想品德课中的教学艺术》《德育创新要鼓励学生“说”》获得中国教育学会论文比赛一等奖,并在《教学管理》《中国教育创新》等期刊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