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3-0028 海东日报社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裰绣绣出富足精气神

□本报记者 张璐 通讯员 马芳 摄影报道

连日来,渐渐放晴的天气,让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李二堡镇马莲滩村村民赵双喜心情愉悦,她叫上自己的小姐妹来到了马莲滩村村级服务中心的村史馆找找“灵感”。

赵双喜口中的“灵感”来源于这两年为大力发展传统的裰绣而陈列在村史馆里的裰绣作品。

走进马莲滩村村史馆,悬挂在正上方由村里的绣娘一针一线裰出来的党旗格外醒目,环绕房屋一圈的作品灵动鲜活,摆在一侧的卡通绣品栩栩如生,中间桌子上的手工鞋垫、被单图案精美,色彩丰富。

“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人才是关键,我们驻村工作队想把传统和现代技艺相结合,增加群众收入,让老百姓的生活富足、精神头足。”驻村工作队队员王俭锋说。

据王俭锋介绍,2021年,他和驻村第一书记马应龙来到了马莲滩村,在熟悉村情的过程中,看到家家户户都有很多裰绣用品,村里年龄稍长一点的妇女都会此项技艺。三五个志趣相投的姐妹坐在家门口,一边切磋技艺,一边拉着家常,欢声笑语和针线交织间就把一幅精美的生活图景绣出来了。

基于此,驻村工作队员们开始谋划如何让裰绣也成为凝聚乡风文明,增加群众收入的一种发展模式。“我们先摸底举办了裰绣技能比赛,然后筹措了5000余元资金,购买了针线、绣花绷子、白布等用品,之后又描摹提供新的绣品图案,以订单方式给村上的妇女下达任务,成品出来后就进行销售,人均收入有1000余元。”王俭锋说。

裰绣,以针为笔,以线为墨,在白布上面勾勒出精美的图案,是青藏高原农家炕头上妇女的休闲手工活。

手艺能改变生活,贴补家用,对于赵双喜和她的姐妹们来说是件高兴的事。赵双喜说:“能挣钱,还能和村民一起比赛增长技艺,感觉生活都有意义了。”

让裰绣走下农家炕头,走出乡村巷道,成为一张文化名片是李二堡镇党委政府和驻村工作队员共同的愿景。

在具体执行中如何扩大生产规模?如何引进技术设备?如何发展成为产业?李二堡镇党委政府和驻村工作队员有想法有思路。

李二堡镇党委书记赵松海表示,将按照“抓规划、补短板、强优势、延链条、优质量”的发展思路,深入挖掘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创新研发出更多具有民和特色的绣品,积极争取产业发展项目,加强技能培训,加大宣传推广力度,让裰绣产业真正成为一张增收益、促民风、能传承的名片。

--> 2024-09-22 1 1 海东日报 content_57834.html 1 裰绣绣出富足精气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