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3-0028 海东日报社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中国“年味”到底是什么

许多人对中国的年味所留存的记忆,都是儿时记忆,贴对联、贴门神、剪窗花、放爆竹、看春晚……年味,其实一直在我们心底。

中国的春节,有一些习俗,有一些风景,还有一些事情,都一直在传承,它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不约而同的信仰。那么,年味到底是什么呢?

年味是街头巷尾的鞭炮烟花

年味最先是响彻在街头巷味零星的鞭炮声。几个调皮的小孩子,围在一起,将摔炮“啪啪”地甩在地上,发出响亮的脆响,昭示着像新年到来的消息,紧接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震耳欲聋,没过多久随着“biubiu……澎”的声响,一道道烟花在除夕的晚空中绽放,划开黑色的夜幕,流光溢彩,汇聚成烟火流星,空气中弥漫着久久散不开的淡淡烟火味。

年味是热热闹闹地置办年货

年味是熙熙攘攘置办年货的热闹市场。要说人气最旺的,当属卖春联和鞭炮的,火红的春联挂在摊前,迎风“哗哗”作响,再瞧那大大小小的中国结、福字、窗花,整齐统一的中国红,预示着新的一年里日子也会过得红红火火,引得人们争相采买。还有一种场景,就是各种年货市场,大家忙着置办年货,慰劳一年的辛苦。

年味是满心喜悦的归家路

汽车站、火车站,人头攒动的人群,拖儿带女地拎着大包小包,拖着行李箱,预备踏上归家路。一趟趟疾驰的列车上,满载着人群,可他们的心早就飞回到魂牵梦绕的故乡。再远的路,都阻挡不了游子春节前那颗归家的心。

年味是热气腾腾的团圆饭

除夕早上,一家人早早起床,摘菜、洗锅、揉面、切肉……满怀喜悦,全国各地的年夜饭都不一样,然而每年的春节桌上总有那么一两个菜是从小吃到大,是桌子上的例牌菜,在任何地方也吃不到,买不到,因为那是妈妈的味道。在外工作的亲人回到老家和家人团圆聚餐,大家围坐在一起,品尝寓意吉祥的菜品,吃的是喜悦,品的是亲情,缕缕饭香中闻到的是家的味道。一家老小辞旧迎新、共叙天伦,倍感幸福。

年味是一场场社火戏

中国幅员辽阔,各个城市乡镇都有不同的庆祝春节的方式。在千里明月万家灯火的新春佳节,一道文化盛宴——社火又乘着十里春风闪亮登场,把浓浓的年味推向高潮,把新年衬托得更加红火、靓丽。社火源远流长,上古时期就是民间祭祀时组织的重要活动。只是当时的雏形粗略简单,人们只是在脸上涂上朱砂,把鸟羽缚在头上,大喊大叫,狂奔乱跳,祈求神灵的护佑。如今,数千年的传承,社火的形式十分多样,国术、高跷、舞狮、舞龙、秧歌、腰鼓、旱船……河湟谷地的农人借社火祈愿风调雨顺,城市里的居民则是以社火来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共庆欢度佳节。

年味是小朋友穿新衣闹新春

新年,最开心的莫过于那些天真无邪的小孩了。年味,是小朋友身上的新衣新帽,是小朋友脸上洋溢的笑容。过新年,穿新衣,喜气洋洋闹新春。农历正月初一,是农历新年的开始,大人小孩穿新衣,寓意新的一年红红火火。走街串巷各个神采奕奕,以崭新的样貌迎接崭新的一年。

年味是各地的小吃和年肉,是悬挂在外面的腊肉、香肠、鸡鸭鱼肉,是一串串糖葫芦、糖人,是一幅幅吉祥的对联,是张灯结彩的灯笼,是一张珍贵的全家福,是举国欢庆的喜悦氛围……

不管今年你的春节将以什么样的方式度过,但,你要记住,只要是和家人团聚在一起,就是最好的过年方式。

(本报综合整理)

--> 2024-01-25 1 1 海东日报 content_47779.html 1 中国“年味”到底是什么 /enpproperty-->